【编者按】燃料电池周报,系电池网(微号:mybattery)与国内知名电池上市公司——雄韬股份(微号:vision002733,股票代码:002733)联合推出燃料电池资讯类周报(每周三推出,归属“电池智库”栏目),旨在通过更具价值的数据、报告或资讯等给行业带来更加客观的认知和分析,给实业制造以不同的视角和思维,同时我们将根据读者、行业、公司需求推出深度研究与项目对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合适资本推动中国燃料电池行业的商业化应用进程。另外,探索与企业或机构联办栏目也是更大程度地满足公司和市场、用户需求。我们期待着您的关注、参与和支持!
电池网总编室 雄韬股份
2018年12月19日
万钢 资料图片 版权属原作者
【观点】补贴退坡后风向要变?万钢撰文称产业重点应向燃料电池拓展
“纯电动汽车的短板是续驶里程和充电时间,尚不能满足量大面广的远程公交、双班出租、城市物流、长途运输等市场需求。为此,应及时把产业化重点向燃料电池汽车拓展。”12月1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撰文表示。
万钢在文章中特别指出,目前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并不能完全满足中国未来新能源出行的需求,还需要多种路线的结合。“应及时把产业化重点向燃料电池汽车拓展。”万钢在上述文章中指出。此前,万钢曾表示,在国家2020年电动车补贴结束之后,应该对氢能源汽车拟定补助,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这一政策的可能性。(来源:经济观察网)
【聚焦】加氢站商业化运营多题目待破解
“我们是国内最早参与加氢站建设的企业,早在2007年就建成上海安亭加氢站,这也是当时的国家重点项目、首批示范站点。虽说证照齐全、能力足够,但该站至今仍以示范、科研等功能为主,并未真正实现商业化运营。除部分科研机构及少量定向合作的公交车、物流车外,每天基本看不到前来加氢的车辆,盈利更是无从谈起。”历经11年发展,华东地区第一个加氢站的现状,还是让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高顶云感到揪心。
“不同于国外先建基础设施的开发路线,我国现在仍偏重‘以车带站’的思路。投资企业更热衷于燃料电池、整车生产等领域,加氢站运营经验相对不足。加氢站的发展滞后、盈利受限,反过来又制约了行业积极性,导致投资、运营双双遇冷。”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氢能技术开发部经理何广利表示,国外站点大多建成即可投入商业化运行,车辆到站就能享受成熟的加氢服务。而在我国,无论已建还是在建的站点,多数停留在示范、实验等阶段,真正按照商业化思路打造或面向公众开放的站点偏少。“配套问题如不妥善解决,未来将直接影响燃料汽车的推广。”(来源:中国能源报)
图/潍柴动力董事长谭旭光
【投资】加码燃料电池 潍柴动力增持英国锡里斯股权至20%
12月12日,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潍柴动力”,香港联交所代码:2338;深交所代码:000338)投资约2800万英镑增持英国锡里斯动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锡里斯”,AIM:CWR)的股权并完成交割,持股比例由10%增加至20%,成为锡里斯重要的战略股东。
锡里斯是一家于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AIM上市的公司,是新一代、低成本燃料电池技术领导者之一,其特有的SteelCell技术,源自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已持续研究开发近16年,拥有约50项专利,具有鲁棒性好、功率密度高、制造成本低等优势。目前,其产品覆盖住宅、数据中心、商业发电和汽车四个应用领域。
同时,双方拟于2020年在中国潍坊成立合资公司,其中潍柴动力出资51%股份,锡里斯出资49%股份。锡里斯将以排他和非排他组合的方式在中国市场授权合资公司使用SteelCell?技术,生产燃料电池系统、电堆和电池片,应用于商用车、客车和特定发电市场。(来源:经济观察网)
【公司】新能源汽车未来都靠它?氢燃料电池前瞻
新能源车无疑是近些年最热门的车型种类之一,同时也代表着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但目前来说,新能源车也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最主要的两个问题,一是续航里程过短,再就是充电时间过长,此外还存在不少其它问题等等。不过伴随着新能源车中的一股新势力逐渐壮大,以上的问题或许就能得到解决,而这股“新势力”就是氢燃料电池汽车。
目前来说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发展的程度越发成熟,已经能够率先实现量产,并且投入到韩国本土以及美国、欧洲等海外市场。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越来越迅速、市场不断扩大,像NEXO这类趋近成熟的燃料电池汽车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进入国内市场一决雌雄。
虽然市场上已经出现像现代NEXO这样比较完整的燃料电池汽车,有更长的续航以及接近于燃油车加油的补给时间,解决了目前很多纯电动新能源车使用上的问题,但相关的配套设施数量远远达不到需求,并且消费者对于燃料电池汽车的认知,未来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来源:网通社)
【投资】德威新材拟1亿元设立孙公司 深耕燃料电池领域
12月17日,德威新材(300325)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12月17日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孙公司的议案》,同意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德威明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在湖南株洲设立全资子公司湖南德威蓝色动力有限公司(暂定名)。
公告显示,湖南德威蓝色动力有限公司(暂定)注册资本1亿元(暂定),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从事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从事机电设备、电气设备、加氢设备技术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暂定)
德威新材表示,本次设立孙公司有利于公司更好地发展燃料电池领域,符合公司的整体规划。(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技术】中国重汽“氢”装上阵 填补中国氢燃料电池车空白
在西方发达国家,不少用户都已经开始选择使用氢动力车。尤其在日韩市场,几大品牌都推出了成熟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如何追赶世界领先国家的脚步,填补国内空白,中国重汽技术中心特种车设计部专用车所所长李文龙带领的团队对氢燃料电池车的研发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零一七年七月,中国重汽氢燃料码头牵引车、公交客车、城市配送货车均已试制完成样车,三年的时间,李文龙团队实施的这项超级工程为中国氢燃料电池车领域的空白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突破和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中国已经走在全球新能源开发的前列,中国重汽的氢燃料电池车辆将为建设更高效、更安全、更节能绿色交通、构建低碳环保的节能性社会,贡献中国“氢”力量。(来源:齐鲁网)
【智库圈点】燃料电池还处在政策主导阶段
2018年开始,发展燃料电池的呼声高涨。当前,以锂电池为主要动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开始走向政策及市场双轮驱动,燃料电池还处在政策主导阶段。上周,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针对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发展提出建议:“应及时把产业化重点向燃料电池汽车拓展。”
政策红利有望持续发酵,在产业化方面,除了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国内传统能源公司神华集团、中石化、潍柴动力等也纷纷加码布局燃料电池领域。而在基础设施方面,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大钊曾透露,我国已建成正式运营的加氢站大概15座,其中约10座为固定式,且大部分的加氢能力在200公斤以下。如此看来,要实现到2020年建设100个加氢站的目标,在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激励政策方面,我国仍有待加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010-62899890 邮箱:119@battery100.org
11-20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11-26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12-20 来源:电池网-诺德股份
12-31 来源:电池网-容百科技
04-03 来源:电池网-北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