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燃料电池周报,系电池网(微号:mybattery)与国内知名电池上市公司——雄韬股份(微号:vision002733,股票代码:002733)联合推出燃料电池资讯类周报(每周三推出,归属“电池智库”栏目),旨在通过更具价值的数据、报告或资讯等给行业带来更加客观的认知和分析,给实业制造以不同的视角和思维,同时我们将根据读者、行业、公司需求推出深度研究与项目对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合适资本推动中国燃料电池行业的商业化应用进程。另外,探索与企业或机构联办栏目也是更大程度地满足公司和市场、用户需求。我们期待着您的关注、参与和支持!
电池网总编室 雄韬股份
2019年10月30日
【业绩】雄韬股份前三季净利润1.54亿 子公司与国家电投签氢能合作协议
10月23日,雄韬股份(002733)披露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公司实现营收21.62亿,同比下滑4.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亿,同比增长114.3%;每股收益0.44元。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8.02亿元,同比增长19.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35.47万元,同比增长60.82%。
此外,雄韬股份还预计2019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区间为17,000万元至22,000万元,同比增长80.42%至133.49%。
雄韬股份将氢燃料电池列为公司最重要的战略发展目标。在氢能产业链上已完成制氢、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整车运营等关键环节的卡位布局,旨在打造氢能产业平台,整合和拓展氢能产业链的相关资源。目前公司建成标准实验与检测中心1座,直接投资产业链企业5家,合作产业内研究机构3家,参与氢燃料电池整车的研制多项。同时,公司已经在低载铂量催化剂、膜电极、铝制氢等各个领域自行投入研发,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10月17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氢能产业推进小组与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氢雄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氢能源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开展长期深入的合作,推动我国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化发展。(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公司】加入丰田、戴姆勒等阵营 雷诺推出氢燃料电池物流货车
据外媒报道,今年年底之前,雷诺即将推出KANGOOZ.E.氢能源汽车,而公司也计划于2020年推出MASTERZ.E.氢能源汽车。
雷诺除了推出搭载可充电电池和燃料电池货车之外,还效仿戴姆勒将推出一款燃料电池SUV,且可利用电池将分散不均的燃料补给口连接起来。
氢燃料电池Kangoo ZE的售价为48,300欧元起,续航里程达到370公里。自2014年进入测试以来,雷诺汽车集团与米其林集团子公司Symbio合作研发了氢气技术。这些车辆配备了增程式燃料电池,可额外提供10kW的电力和热能。(来源:盖世汽车)
【发布】第27批免征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发布 26款燃料电池车入选
10月25日,工信部发布第二十七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共463款新能源车型入选。其中,在乘用车方面,纯电动乘用车61款,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23款;在燃料电池汽车方面,20款客车及6款专用车。(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观察】清洁制氢受青睐 液态储运是趋势
“氢气的制取和储存是决定氢能能否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关键性因素。当制氢和储氢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成本之后,才能普及氢能的发展。”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邹建新一举道破制储氢的重要性。目前,各种制储氢技术在市场应用之后,正面临着规模化、商业化的瓶颈。
安全问题是氢能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液氢由于其特性能够消除大众对于氢气易爆炸的“偏见”。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刘玉涛为氢能正名:“液氢是很危险的介质,但严格执行现有的安全标准与规范,大规模工业应用可以做到安全可控。此外,从试验与分析的结果来看,液氢的危险性不比高压氢气及液化天然气的危险性高,甚至更安全。”不过,基于目前外界对氢气容易燃烧爆炸的印象,邹建新认为:“普及液氢安全方面的知识很重要,有助于消除主管部门和公众对氢能安全的担忧,从而促进氢能产业的发展。科研工作者、企业家和政府人员应该通力协作,共同推广液氢安全性的宣传。”
虽然目前氢气的制取和储存技术都已趋近成熟,但距离商业化推广仍然存在一定距离,其中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成本问题。制储氢技术如何形成规模效应之后降低成本成为关键因素。不过,单单依靠一家企业很难快速实现降低成本,还需不同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观点】董扬:50万辆应是氢能源汽车最低的推广规模目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会长董扬对我国氢能源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1、发展动力电池的电动汽车和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并不矛盾,就技术特点而言,纯电动汽车更适应于城市内的乘用车,燃料电池汽车则更适用于长途重载的商用车,两者是并行互补的关系。2、氢能产业的形成需要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要有明确的规模化需求领域,二要是建立低成本的氢能供应系统。3、在当前市场化初期的培育阶段要有一个适当的数量和规模。
董扬希望国家能够明确把“2030年左右累计生产50万辆”作为一个规划目标。在他看来,50万辆应该是一个从国家角度推广的最低规模。(来源:腾讯汽车)
【城市】张家口市10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将上路运营
10月22日,10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交付市公交集团公司,近期将陆续上路运营。目前张家口市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已达到174辆,位列全国首位。
2018年7月25日,张家口市首批49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投入运营;9月29日,第二批25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投入使用,上路运营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达到74辆,在全省率先迈入氢能源公交时代。
据公交集团公司技术人员介绍,此次新交付的10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全部为11.5米-12米空调车,其中包括30辆普通版、40辆大站快线版和30辆残奥会版(车身内部有两个残疾人轮椅区)。采用氢燃料动力,能量转换率高达53%-55%,是普通内燃机热效率的3倍,而产生的物质为电、热和水,真正实现零排放、无污染。可实现零下30摄氏度低温启动、零下40摄氏度低温存放和停机自动保护,氢气加注20分钟左右,续航里程可达350公里以上。(来源:张家口日报)
【国内】加氢站最高补300万 《武汉新能源汽车发展若干政策》审议通过
10月28日,武汉市长周先旺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等工作。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送审稿)》。
《通知(送审稿)》主要包括奖励新能源汽车生产、加大公务用车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对新建加氢站给予50万元至300万元补贴等11条“新政”。
其中,《通知(送审稿)》对加氢站的具体补贴如下:对新建日加氢能力500公斤以下的固定式加氢站,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建设补贴;新建日加氢能力500公斤(含)以上的固定式加氢站,一次性给予300万元建设补贴;新建日加氢能力200公斤(含)以上的撬装式加氢站,一次性给予50万元建设补贴;同时,加氢站运营期间,按10元/公斤标准给予运营企业补贴,年补贴最高达200万元等。(来源:湖北日报)
【业绩】中国汽研前三季度净利润2.87亿元 同比增长11.33%
10月28日晚间,中国汽研(601965)公布的2019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9亿元,同比下降15.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7亿元,同比增长11.33%,每股收益0.30元。
对于前三季度减收增利的主要原因,中国汽研表示,低毛利率的专用汽车制造业务收入规模减少,而毛利率较高的技术服务业务收入保持增长,占营收比重不断提高。
中国汽研还宣布,使用自有资金在重庆两江新区鱼复工业开发区投资新建国家氢能动力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项目,主要提供集氢能及燃料电池产品认证、检测、校准、标准化工作、技术咨询等服务为一体的社会第三方服务,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报告】氢能源概念类上市公司市值呈现两极分化态势
中国经济信息社近日在第四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期间发布的《2018-2019中国氢经济发展年度评价报告》(下称《年报》)显示,当前,我国氢能源概念类上市公司业务已基本涵盖产业链各层级,主要分布于存储领域;2019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市值呈两极分化态势,营收下降面持续增大,净利润普遍较低。
《年报》显示,目前,我国已有不少于30家来自于汽车制造、传统能源、电机电气等多个行业的上市公司涉足加氢站基础设施、燃料电池系统、整车制造等领域,基本涵盖氢气制备、氢气存储、氢能应用三大板块,主要分布于存储领域。
《年报》分析30家氢能源概念企业(沪深股市)发现,2019年,氢能源概念类上市公司的市值呈两极分化态势。据数据,截至2019年上半年,共有7家氢能源概念类上市公司市值超百亿元。(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
【智库圈点】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普及之路应避免以数量为目标
近期,以锂电池为主要动力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遭遇“三连降”,业内预计氢燃料电池车或将成为车企下一个销量风口,但国内的商业化速度仍受限于“氢价高、车价高、建站贵”,基本没有个人消费者选择购买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发展需要市场需求支撑以及成本控制。
有业内人士建议,应在当前氢能源市场化初期的培育阶段有一个适当的数量和规模,而不是以数量的堆砌来推动产业化普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010-62899890 邮箱:119@battery100.org
11-20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11-26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12-20 来源:电池网-诺德股份
12-31 来源:电池网-容百科技
04-03 来源:电池网-北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