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锂电铜箔周报,系电池网(微号:mybattery)推出锂电铜箔资讯类周报(每周四推出,归属“电池智库”栏目),旨在通过更具价值的数据、报告或资讯等给行业带来更加客观的认知和分析,给实业制造以不同的视角和思维,同时我们将根据读者、行业、公司需求推出深度研究与项目对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合适资本推动中国锂电铜箔行业的商业化应用进程。另外,探索与企业或机构联办栏目也是更大程度地满足公司和市场、用户需求。我们期待着您的关注、参与和支持!
电池网总编室
2020年8月27日
【项目】智慧能源:6微米铜箔产品持续放量
8月25日,智慧能源(600869)在2020年半年度报告中披露了锂电铜箔业务相关情况,公司表示,其6微米铜箔产品持续放量,4.5微米超薄铜箔产品具备批量性生产交付能力;与宁德时代等合作关系持续稳定,并持续开发小动力、储能、消费类电池等领域优质客户;并启动了二期5,000吨4.5微米超薄铜箔项目,持续做大做强高端锂电铜箔产业。(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观察】产业升级带动高端铜箔市场需求
2015年之后,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迎来巨变。国内新能源汽产业飞速增长,刺激锂电铜箔需求增长。
与此同时,PCB铜箔受芯片市场景气度降低的影响需求下降。2020年伴随5G商用落地,相应建设需要大量芯片,刺激了PCB铜箔景气度回升。
根据华泰证券的研究报告,目前国内电解铜箔产品结构低端过剩,高性能差异化的电解铜箔是未来发展方向。针对生产壁垒和附加值高的6μm电解铜箔,预期2020-22年产能约为4.4万吨、7.4万吨和9.9万吨,对应需求约为3.6万吨、6万吨和10万吨,供需格局预期持续改善。
在5G产业相关的高端高速覆铜板领域,兴业证券分析指出,我国铜箔行业同样呈现低端产能过剩,高端铜箔产能未成型,古河电气、三井金属(产值市占率16.8%)、日矿等日企的全球垄断格局仍未打破的局面。虽然近几年的进口量在逐年减小,但是进口占比依然在3成左右。在国产替代与上游高频高速覆铜板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将刺激龙头企业技术升级与产能结构调整。(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市场】利多因素缺乏 铜价或迎来调整期
从当前终端行业来看,铜消费表现较好的还是5G投资和新能源汽车带来的铜箔需求,但是从8月表现来看,新能源汽车带来的铜箔需求可能会在三季度末和四季度转弱。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根据行业内11家重点企业上报的数据编辑显示,2020年8月上中旬,11家重点企业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1.1万辆和93.9万辆,与7月上中旬相比分别下降15.8%和0.3%,产量同比增长46.4%,销量同比下降4.2%。
铜加工行业来看,8月部分铜杆企业继续暂时停产。铜陵有色铜冠铜材将于8月下旬暂停生产,使得8月铜材产量较7月下滑7000吨至1.3万吨。目前,该公司铜杆库存高达5000吨,日常库存约为2000—3000吨。部分华东铜杆企业开工率仅有65%,库存还在累积,普遍超过5000吨水平。铜管订单同样低迷,上海龙阳精密复合铜管有限公司也将于8月下旬进行检修,预计8月铜管产量下降至2800吨,环比下降1200吨。停产检修的原因市场订单较上月下滑超过25%。河南七星铜业8月中旬暂停一条铜管生产线,8月产量下降至2000吨,原因是8月部分空调企业大约会停产检修1—2周。
从策略上来看,建议投资者可以卖出铜期货对冲现货去库存的抛压,对于美国本土的企业而言可以卖出COMEX铜期货合约来对冲风险。美元贬值并不一定触发通胀,更何况短期还存在反弹的可能,且全球流动性最宽松时期已经过去,由流动性和对冲通胀的投资需求驱动的涨势很难持续。(来源:期货日报)
【城市】5G电子铜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吉州
近日,河南科技大学、江西宏业铜箔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基地暨5G电子铜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约、揭牌仪式在吉州区举行。双方将就高频高速覆铜板(5G)用VLP低轮廓铜箔制备研究课题开展为期5年的项目合作,并在江西宏业铜箔有限公司成立河南科技大学产学研合作基地及5G电子铜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是疫情后复工复产中我市首个电子信息产业领域落户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来源:井冈山报)
【智库圈点】铜箔国产替代空间大
受疫情影响,上半年锂电铜箔整体销量有所下降,且毛利率走低,头部企业也不例外。
兴业证券分析称,我国铜箔行业同样呈现低端产能过剩,高端铜箔产能未成型,古河电气、三井金属(产值市占率16.8%)、日矿等日企的全球垄断格局仍未打破的局面。虽然近几年的进口量在逐年减小,但是进口占比依然在3成左右。在国产替代与上游高频高速覆铜板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将刺激龙头企业技术升级与产能结构调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010-62899890 邮箱:119@battery100.org
11-20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11-26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12-20 来源:电池网-诺德股份
12-31 来源:电池网-容百科技
04-03 来源:电池网-北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