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极材料产业链半年报密集发布!下游备库钴盐交易增多

种种因素影响下,上半年多家正极材料上市公司营收出现下滑,毛利率也下滑明显。

【编者按】正极材料周报,系电池网(微号:mybattery)与国内知名企业——容百控股(微号:rongbaitouzi)下辖公司——容百科技联合推出正极材料资讯类周报(每周一推出,归属“电池智库”栏目),旨在通过更具价值的数据、报告或资讯等给行业带来更加客观的认知和分析,给实业制造以不同的视角和思维,同时我们将根据读者、行业、公司需求推出深度研究与项目对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合适资本推动中国正极材料行业的商业化应用进程。另外,探索与企业或机构联办栏目也是更大程度地满足公司和市场、用户需求。我们期待着您的关注、参与和支持!

电池网总编室 容百控股 容百科技

2019年8月26日

丰元股份中报正极材料销售收入0.97亿 2020年拟新建年产1万吨NCM811项目

【业绩】丰元股份中报正极材料销售收入0.97亿 2020年拟新建年产1万吨NCM811项目

8月26日,丰元股份(002805)发布2019年半年度报,公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14亿元,同比增长5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69.9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06%;基本每股收益为0.1元,上年同期为0.09元。

丰元股份主要业务为草酸系列产品和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丰元股份表示,销售收入增加主要来自正极材料产品实现销售收入0.97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45%。

锂电池正极材料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正极材料成为公司业绩新的增长点,实现销售收入0.97亿元。公司规划正极材料年产1.5万吨一期项目已全部投产,报告期内,虽然销售价格受到补贴退坡的影响,但产销平衡。随着磷酸铁锂、三元材料项目一期先后投产,产品不断投放市场,公司已成为鹏辉能源(300438)、嘉拓新能源等客户的优质供应商。项目二期及高镍三元材料建设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公司高镍三元中试产品性功能指标已达到韩国LG化学、SKI等知名电池制造商材料采选标准。

三元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循环性能好、低温性能好的优势,从各国动力电池技术路径规划来看,2020年动力电池电芯能量密度普遍将达到300Wh/kg以上,在现有技术体系中,高镍三元是最可行的商业化方案,三元正极的高镍化趋势明朗。国内目前能够实现稳定大批量生产及供应的三元材料依然以NCM523为主,部分企业能够量产NCM622材料,少数几家企业能够生产NCM811三元材料。丰元股份在年报中披露,公司已掌握高镍811三元材料生产技术,高镍三元2000吨生产线主体设备已安装到位,2020年拟新上年产1万吨NCM811产能并陆续投放市场,正极材料总产能可达年产2.5万吨。产品稳定供应后,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大高镍三元产能,预计2023年正极材料总产能达到年产5万吨。(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德方纳米上半年净利润4691.73万 纳米磷酸铁锂毛利率提升

【业绩】德方纳米上半年净利润4691.73万 纳米磷酸铁锂毛利率提升

8月21日晚间,德方纳米(300769)发布2019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759.12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1.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91.7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7.20%。

德方纳米的主营业务为纳米磷酸铁锂、碳纳米管导电液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纳米磷酸铁锂具有安全性能好、循环寿命长、生产成本低等特点,被广泛用作客车、专用车等新能源商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以及锂离子储能电池的正极材料。此外,纳米磷酸铁锂在新能源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和其他领域上也有一定的应用。碳纳米管导电液是由碳纳米管深度加工而成,具有优异的导热导电性能,可添加至锂离子电池正极或负极材料中,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导电性。

随着下游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份额日趋集中,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集中度亦有所提升。2016年-2018年,公司纳米磷酸铁锂销量分别为0.59万吨、1.13万吨和1.68万吨,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0.54%、19.44%和28.77%,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公司的碳纳米管导电液在原来铁系、镍系的基础上逐步新开发了钴系产品。其中,铁系主要应用于3C电池领域,镍系和钴系主要应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2016年-2018年,公司碳纳米管导电液销量分别为1,633.28吨、2,967.54吨和1,281.59吨。(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杉杉股份上半年锂电池材料营收34.85亿元 总销售量41518吨

【业绩】杉杉股份上半年锂电池材料营收34.85亿元 总销售量41518吨

8月22日晚,杉杉股份(600884)披露半年报,公司上半年营收为44.41亿元,同比增长3.58%;净利为2.19亿元,同比下降52.97%。

在正极材料领域,2019年上半年,正极公司杉杉能源实现销售量10,173吨,同比增长1.15%,其中钴酸锂销量同比下降29%,主要原因为下游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疲软,钴酸锂客户需求下滑,同时公司针对市场形势变化,主动调整客户结构,减少甚至取消与高风险客户的业务合作。三元销量同比增长48%,主要是受益于2019年上半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的大幅提升。

2019年上半年,杉杉能源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1,067.46万元,同比下降21.49%,主要是受上游原材料四氧化三钴和三元前驱体价格下滑的影响,正极公司产品均价同比下降了22%;实现净利润12,309.97万元,同比下降59.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08.37万元,同比下降65.07%。

另外,正极材料方面,公司立足于产业战略发展规划,以市场预期需求为导向,在长沙高新区启动年产10万吨正极材料项目规划,其中年产5,000吨的高镍三元材料产线目前正处于建设阶段,预计2020年年中投试产。公司将通过有效产能的释放和规模优势的发挥,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以及在正极材料行业的市场地位。(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天齐锂业中报净利1.93亿 TLK与LG化学签氢氧化锂长期供货协议

【业绩】天齐锂业中报净利1.93亿 TLK与LG化学签氢氧化锂长期供货协议

8月22日晚间,天齐锂业(002466)发布2019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58,954.00万元,同比减少21.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340.90万元,同比减少85.23%。

天齐锂业目前的主营业务包括锂精矿和锂化工产品。公司锂精矿业务主要由控股子公司泰利森经营,包括锂辉石的开采、加工及化学级、技术级锂精矿的销售;锂化合物产品则主要为碳酸锂、氢氧化锂、氯化锂、金属锂等锂系列产品,目前由公司位于国内的四川射洪、江苏张家港、重庆铜梁三个生产基地负责生产和销售,公司即将投产的澳洲奎纳纳项目投产后将主要用于氢氧化锂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届时将大大提升公司对该产品的生产能力,提高公司对应产品的市场份额。

相对于国内同行业企业,天齐锂业具有较强的锂资源储备优势。公司控股子公司泰利森拥有目前世界上正开采的储量最大、品质最好的锂辉石矿,锂矿储量13,310万吨,折合碳酸锂当量690万吨。公司全资子公司盛合锂业拥有四川雅江县措拉锂辉石矿采矿权,该矿区查明矿石量1,971.4万吨,折合碳酸锂当量63万吨。同时,公司通过参股日喀则扎布耶20%的股权和参股SQM25.86%的股权,实现对优质的盐湖锂资源布局。

另外,公司依托射洪天齐、江苏天齐和重庆天齐提供碳酸锂、氢氧化锂、氯化锂及金属锂产品,预计2019年底,公司锂化工产品合计产能将超过6.8万吨,规模优势明显。江苏天齐拥有全球最大的全自动化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正在西澳大利亚奎纳纳建设两期共计4.8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生产线,其中一期工程已于2018年底进入阶段性调试阶段,预计在2019年年底前将进入连续生产和产能爬坡状态;公司的四川遂宁安居区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正在建设中,将打造行业自动化和集约化产线标杆,满足国内外顶级正极材料厂商的品质要求。(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厦门钨业中报新能源电池材料营收34.03亿 钴酸锂亏损拖累业绩

【业绩】厦门钨业中报新能源电池材料营收34.03亿 钴酸锂亏损拖累业绩

8月22日晚,厦门钨业(600549)披露半年报,公司上半年营收83.84亿元,同比下降3.23%;净利7737万元,同比下降76.83%。

厦门钨业主要从事钨精矿、钨钼中间制品、粉末产品、丝材板材、硬质合金、切削刀具、各种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稀土发光材料、磁性材料、贮氢合金粉、锂电池材料及其他能源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兼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电池材料业务方面,公司产销量继续增长,但由于钴原料价格持续下跌带动产品价格下降,上半年盈利同比下降。2019年上半年,厦门钨业三元材料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69亿元,但由于钴原料价格下滑,公司持有高价原料库存,使钴酸锂出现亏损,整体利润被吞噬。公司新能源电池材料(含贮氢合金、锂电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4.03亿元,同比增加15.90%;实现利润总额-4322.69万元,同比减少143.70%。(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业绩】江特电机上半年营收13.6亿元 碳酸锂业务营收2.48亿元

8月23日晚间,江特电机(002176)发布半年报,2019年半年度,公司传统机电产业需求旺盛,产销同比增长;智能机电、锂产业及新能源汽车利润下滑。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5,938.21万元(合并数,下同),比上年同期减少30,958.73万元,同比下降18.55%;利润总额8,591.7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4,223.68万元,同比下降73.8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7,367.25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3,148.67万元,同比下降75.86%。

江特电机目前主要从事三大业务板块:锂产业、汽车产业及智能机电产业。

锂产业:公司锂云母制备碳酸锂及锂辉石制备碳酸锂生产线基本建设完成、氢氧化锂生产线正在建设中,锂产品产能逐步释放,公司锂盐设计产能超过3万吨,达到行业较高水平。锂电池正极材料以三元材料和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为主,三元材料是目前主流正极材料,是目前的主要销售产品。上半年公司碳酸锂产能及产销量同比增长明显,销量同比增长26.93%,受碳酸锂价格下滑影响,公司碳酸锂毛利率下滑超过40%,价格下滑超过公司产量的提升比例,致使总体利润下降。上半年,公司碳酸锂业务营收2.48亿元。(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业绩】钴产品销售价格下降 寒锐钴业上半年营收9.22亿元

8月23日,寒锐钴业(300618)发布2019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2亿元,同比下降38.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53万元,同比下降114.47%。基本每股收益-0.28元。

寒锐钴业表示,2019年上半年,公司主要产品钴粉、氢氧化钴、电解铜销售量均保持增长,但因为2018年四季度以来钴金属价格持续下跌,价格的下跌导致了公司存货跌价损失,公司钴产品销售价格下降,从而降低了公司盈利。公司将进一步控制源头矿石采购成本,优化库存结构,发挥铜钴协同生产优势,力争成本最低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三元材料价格继续上涨 下游备库钴盐交易增多

【市场】三元材料价格继续上涨 下游备库钴盐交易增多

三元材料:上周三元材料价格继续上涨,动力三元需求虽未有显著复苏信号,但部分企业备货需求提升,交易增多。前驱体的涨价部分由锂盐价格下跌抵消,三元材料交易价格缓慢上涨。SMM三元材料(523型)价格为13–13.8万元/吨,均价较前一周上涨0.2万元/吨。SMM三元材料(622型)价格为14.7–15.4万元/吨,均价较前一周上涨0.2万元/吨。

磷酸铁锂:上周磷酸铁锂价格持平。上周下游磷酸铁锂电池开工率有恢复迹象,目前材料厂家以稳定出货为目标。上周SMM磷酸铁锂(动力型)价格为4.6-4.9万元/吨,均价较前一周持平。

后市预测:钴价持续上涨,在提前备库的需求下,钴盐大批量成交终于落地,中间品成交也逐步明朗,终端逐步消化原材料上涨。锂价仍然在供应商去库存的压力下阴跌不止。SMM提示新能源终端需求正值调整期,提前透支的预期最终依然需要稳健的需求作为支撑。(来源:上海有色网)

智库圈点正极材料产品上半年均价大幅下降 产业链企业毛利率下滑

动力电池市场集中度提升,正极材料新扩产产能逐步释放,企业应收账款及应付账款高企,锂镍钴等原材料价格波动致正极材料企业成本降幅小于价格降幅,且价格相对较高的钴酸锂产品价格大幅下滑……种种因素影响下,上半年多家正极材料上市公司营收出现下滑,毛利率也下滑明显。

[责任编辑:峦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010-62899890 邮箱:119@battery100.org

推荐阅读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联盟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