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隔膜周报,系电池网与河南惠强新能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惠强新材”)推出的隔膜资讯类周报(每周五推出,归属“电池智库”栏目),旨在通过更具价值的数据、报告或资讯等给行业带来更加客观的认知和分析,给实业制造以不同的视角和思维,同时我们将根据读者、行业、公司需求推出深度研究与项目对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合适资本推动中国隔膜行业的商业化应用进程。另外,探索与企业或机构联办栏目也是更大程度地满足公司和市场、用户需求。我们期待着您的关注、参与和支持!
电池网总编室 惠强新材
2019年8月23日
【报告】去年中国锂电隔膜出货量22.8亿㎡ 行业内尾部企业大面积亏损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行业白皮书(2019)》,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出货量为22.8亿平米,同比增长39.0%。
EVTank在发布的白皮书中对国内主要隔膜企业进行了按照2018年的出货量进行了排名。十五强企业榜单显示,采取湿法工艺的上海恩捷以46800万平米的出货量排名第一,国内市场份额上升到20.5%。而以干法为主的隔膜企业星源材质以22960万平米的出货量排名第二,国内市场份额为10.1%。前十五强企业门槛为2700万平米。上榜企业中,干法企业6家,湿法企业9家,湿法企业明显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伊维经济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行业白皮书(2019)》对已经公开发布了毛利率(净利润)指标的隔膜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分析,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部分隔膜企业的毛利润依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但是相比之前年度,均不同程度出现了下滑。尤其是随着隔膜均价的进一步下降,以及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行业内尾部企业开始出现亏损。从公开公布财务数据的隔膜公司来看,仅上海恩捷、星源材质和鸿图隔膜是盈利的,剩余的公司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尤其是中锂隔膜2018年的净利润亏损2.6亿元。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吴辉表示,隔膜行业的高毛利率时代已经成为历史,未来必须通过规模效应来降低成本,提升利润率。吴辉表示,可以看到的是2019年以来,包括上海恩捷收购苏州捷力,中材科技收购中锂隔膜均表明,隔膜行业必须依靠规模取胜,随着行业内龙头企业的相互整合,尾部企业的机会将越来越小。(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业绩】中材科技上半年净利6.52亿 年底锂电池隔膜产能将达9.6亿㎡
8月21日,中材科技(002080)发布2019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大幅增长,实现营业收入606,251.69万元,同比增长27.7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229.90万元,同比增长69.70%。
上半年,公司“2.4亿平米锂电池隔膜生产线项目”建成投产,生产线运行良好,产品良品率逐步提升。市场开发方面,实现对主流电池企业的批量供货,同时积极开发国际客户,为其提供多规格的样品进行评测,并完成工厂初审,下半年有望实现小批量销售;新建产能方面,公司投资15.5亿元启动二期项目,新建6条年产6,800万平米锂电池隔膜生产线(合计4.08亿平米)项目,配套2亿平米涂覆隔膜。
此外,2019年8月,公司向湖南中锂增资9.97亿元取得其60%股权,截至目前,已完成工商变更及资产交割,湖南中锂成为公司之控股子公司。本次收购将迅速、有效提升公司锂电池隔膜产业产能规模,提升市场地位,加快实现公司产业战略目标,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随着增资控股湖南中锂,公司锂电池隔膜产业年产能达到7.2亿平米,年底将达到9.6亿平米,并购及自建双轨驱动将快速推动公司锂电池隔膜产业发展,提升产业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互动】江苏星源超级涂覆工厂项目部分生产厂房已可交付使用
8月22日,星源材质(300568)在与投资者互动交流时表示,2019年上半年,公司将深圳基地和合肥基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降等膜进行销售处理,并将销售产生的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导致其他业务收入增长。
常州星源“年产36,000万平方米锂离子电池湿法隔膜项目”目前生产厂房已可交付使用,部分生产设备已安装完成,并处于调试及试运行阶段,预计可按原规划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预计项目将于2019年12月完工。江苏星源“超级涂覆工厂项目”部分生产厂房已可交付使用,部分干法及涂覆生产设备已安装完成,并处于调试及试运行阶段,预计可按原规划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
目前公司海外客户包括韩国LG化学、三星SDI、松下、AESC等相关产品送样测试、认证、导入等工作正按计划推进中。目前公司在产能、产品、客户等方面的布局已基本完成,后续将是陆续实现的过程。随着产能逐步释放,常州基地也将逐步担当起为海外客户供货的任务。(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智库圈点】锂电隔膜高毛利已成过去式
锂电隔膜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进入尾声,截至目前,仅恩捷股份、星源材质、鸿图隔膜等少数企业实现盈利,高毛利已成过去式。低端产能过剩,下游需求放缓,产能利用率也严重不足,并且高端隔膜及其关键材料的国产化程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但同时,电芯企业仍认为隔膜环节有较大的降价空间,因此,未来很长时间内,隔膜企业降成本及产品向高端化升级压力较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010-62899890 邮箱:119@battery100.org
11-20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11-26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12-20 来源:电池网-诺德股份
12-31 来源:电池网-容百科技
04-03 来源:电池网-北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