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燃料电池周报,系电池网(微号:mybattery)与国内知名电池上市公司——雄韬股份(微号:vision002733,股票代码:002733)联合推出燃料电池资讯类周报(每周三推出,归属“电池智库”栏目),旨在通过更具价值的数据、报告或资讯等给行业带来更加客观的认知和分析,给实业制造以不同的视角和思维,同时我们将根据读者、行业、公司需求推出深度研究与项目对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合适资本推动中国燃料电池行业的商业化应用进程。另外,探索与企业或机构联办栏目也是更大程度地满足公司和市场、用户需求。我们期待着您的关注、参与和支持!
电池网总编室 雄韬股份
2020年7月15日
【IPO】科创板燃料电池“第一股”来了!证监会同意亿华通IPO注册
科创板燃料电池“第一股”来了!据证监会7月14日发布的消息,近日,证监会按法定程序同意了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亿华通)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7月8日,亿华通的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受理。本次IPO,亿华通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265万股,拟使用12亿元募集资金,投向亿华通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基地建设二期工程和面向冬奥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等项目,高管及员工拟参与战略配售,保荐机构为国泰君安。
其中,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基地建设二期工程拟投资6亿元,建设年产能8000台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自动化生产线,项目建设周期36个月。该项目建设完成后,可形成年产30kW、60kW系列燃料电池发动机8000台的规模。(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IPO】科威尔科创板过会 拟募资2.76亿用于测试电源及燃料电池等项目
7月14日,合肥科威尔电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威尔”)首发申请获上交所上市委员会通过,将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招股说明书显示,科威尔首次公开发行的A股不超过200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00%。据招股书显示,科威尔拟募集资金27646.23万元,此次募集的资金将用于高精度小功率测试电源及燃料电池、功率半导体测试装备生产基地建设、测试技术中心建设、全球营销网络及品牌建设、补充流动资金等项目。
据悉,科威尔专注于测试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通过平台化的核心技术,为不同的行业开发出符合行业应用特点的测试电源。公司测试电源和系统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发电、电动车辆、燃料电池及功率器件等工业领域,在新能源发电行业的终端用户有:阳光电源、华为、SMA、台达、锦浪科技、特变电工;电动车辆行业的终端用户有:比亚迪、吉利汽车、长城汽车、ABB、法雷奥西门子、纳铁福传动;燃料电池行业的终端用户有:上汽集团、宇通客车、潍柴动力。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发电、电动车辆、燃料电池等下游应用行业的迅速发展,大功率测试电源的需求快速增长,科威尔主要收入来源于大功率测试电源系列产品,产品应用于多个行业领域。2017年、2018年、2019年,公司在电动车辆行业各细分应用领域的产品销售收入总额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9.90%、72.21%、62.27%。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67.87%、68.69%和65.13%。(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合作】上汽集团牵手中国宝武 5年落地10-20座加氢站
7月15日,上汽集团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正式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围绕上海对氢能发展规划的要求,立下小目标:共同打造“一园两廊”(吴淞氢能产业园、环A30公路氢走廊、临港至南通氢走廊)国家级氢能产业示范区。其中,吴淞氢能产业园是占地15万平方米的长三角氢能产业聚集中心,以宝山吴淞工业园为中心,并计划至2025年共同推动10-20座加氢站在示范区内落地。
中国宝武将充分发挥在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等各环节优势,为上汽集团下属的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研发以及汽车租赁等用氢单位提供氢能保障及服务、燃料电池车落地试用的具体场景、车辆运行所需的氢能加注等配套设施。
上汽集团将负责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量产规划,同时根据应用场景需要,开发与之相适应的燃料电池动力车辆。上汽集团将支持中国宝武在燃料电池核心部件金属双极板的核心基材上,进行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应用。双方还计划在新材料开发、成型技术、超强钢开发与应用、车身轻量化、国内外智慧供应链、区块链及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来源:上汽集团)
【行业】氢燃料汽车零部件肩上的担子并不轻
近来,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更多、更广泛的重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国内相关零部件的差距很大。现实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需求却日益紧迫。这就需要相关零部件企业尽快提升技术水平,不断努力解决薄弱环节、补齐短板、消除瓶颈、加快发展。
首先,要抓住新的市场带来的新需求、新机遇。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因如此,丰田、宝马等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企业都把氢燃料电池市场布局的重点放在中国。近来,丰田更是先行一步,拿出2亿元与一汽等五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并且已经与亿华通、福田等企业联手,在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等方面开展合作,无疑是对抢占市场先机充满信心的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氢燃料电池零部件企业更应该认清现实,找准自己的位置,努力应有的一块蛋糕。
其次,要找准薄弱环节,进行技术攻关,积聚前行动力。就现实而言,国内氢燃料电池相关零部件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比如,氢燃料电池的耐用性、效率和加氢站的建设以及储氢、运氢的相关技术储备不足,与丰田等跨国公司相比差距很大。因此,国内相关企业应当立足现实,制定攻关计划,认真组织力量,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一方面着力突破领先技术,另一方面补齐基础技术的不足,打造完整的氢燃料电池供应链、产业链,逐步做大做强。
第三,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努力拓展市场空间。近年来,虽然国内氢燃料电池零部件行业还存在不均衡、不健全、不完善、不配套等问题,但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优势逐渐增多,国内对这一行业的重视程度、政策支持力度也逐步增加,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推动着氢燃料电池产业加快发展。在日趋向好的背景下,氢燃料电池供应链上的企业应充分利用政策机遇、市场机遇、技术机遇,在新的“风口”来临之际,主动布局,加快发展,抢占先机,在竞争中赢得先机,赢得市场,赢得未来。
总之,国内氢燃料电池零部件行业应当自强不息,不懈努力,要跟上国际先进潮流,跟上市场发展节奏,跟上技术创新步伐,在自主创新基础上,实现新的进步、新的提升、新的飞跃。(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国内】成都出台22条政策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全文共二十二条内容,从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加大氢能项目引进力度、强化氢能产业集群培育、支持氢能企业科技创新、营造氢能产业生态五个方面对成都市氢能产业进行政策支持。
在强化氢能产业集群培育方面,意见明确,成都市将支持非氢能企业技术改造、强化优质企业孵化培育、鼓励并购市外氢能企业。其中,对氢能领域首次被评为“世界500强”“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且被认定为成都市总部企业的,分别给予2000万元、1000万元、3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同时,为支持氢能企业科技创新,意见明确,成都市将支持产业链协同创新。支持氢能行业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等实施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助等;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围绕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并实现产业化的氢能领域技术创新项目企业,符合相关标准的按项目技术研发投入的15%给予最高2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等。
在支持加氢站建设运营方面,意见提出支持70MPa加氢站、“氢-油-气-电”综合能源站、“制氢-加氢”一体站建设示范。同时,对新建、改建、扩建日加氢能力不低于500千克的固定式建设标准加氢站,按建设实际投资(不含土地费用)的30%给予最高50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对于符合条件的临时加氢站建设给予不高于10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
此外,成都市还将降低氢气制备成本,对符合条件的电解水及天然气制氢企业给予电价和气体价格优惠;鼓励氢能多领域应用示范,给予轨道交通、无人机、分布式能源、热电联供系统、掺氢及供氢管网建设、电解水制氢等示范项目最高50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支持氢能产业示范区(线)建设。(来源:成都日报)
【智库圈点】燃料电池车型新能源车积分贡献度高
最新公布的双积分成绩单显示,在对144家车企“双积分”进行统计后发现,2019年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达标企业共有58家,而未达标的车企却高达86家,汽车企业普遍面临着较大市场压力。
根据新能源车积分计算方法,纯电动车最高为3.4分,插电混动为1.6分,燃料电池电动车为6分。从分数看,插电混动车型贡献度最低,燃料电池车型贡献度最高,纯电动车型居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010-62899890 邮箱:119@battery100.org
11-20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11-26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12-20 来源:电池网-诺德股份
12-31 来源:电池网-容百科技
04-03 来源:电池网-北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