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燃料电池周报,系电池网(微号:mybattery)与国内知名电池上市公司——雄韬股份(微号:vision002733,股票代码:002733)联合推出燃料电池资讯类周报(每周三推出,归属“电池智库”栏目),旨在通过更具价值的数据、报告或资讯等给行业带来更加客观的认知和分析,给实业制造以不同的视角和思维,同时我们将根据读者、行业、公司需求推出深度研究与项目对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合适资本推动中国燃料电池行业的商业化应用进程。另外,探索与企业或机构联办栏目也是更大程度地满足公司和市场、用户需求。我们期待着您的关注、参与和支持!
电池网总编室 雄韬股份
2021年9月22日
【城市】上海临港:2025年完成1500辆氢燃料电池车辆应用
9月18日,上海临港新片区发布《临港新片区打造高质量氢能示范应用场景实施方案(2021-2025年)》,方案中提到,到2025年,完成1500辆氢燃料电池车辆应用;建成各类型加氢站点14座;年氢气供给量不低于14000吨,构建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有机结合的氢源保障体系;打造具有临港新片区特色的可再生能源和谷电制氢产业,年氢气自给率不低于当年需求量的30%;推广氢能分布式能源和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技术在建筑领域和工业园区示范应用。(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政策】发力氢能技术!科技部拟国拨经费1.5亿元启动定向项目
近日,科技部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1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指南明确,2021年拟在“氢进万家”综合示范技术方向,启动1个定向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1.5亿元。
指南指出,1个定向项目为氢能动力及供能关键技术集成及在高速、港口、园区典型场景的应用示范,该项目的5大考核领域分别为适应多场景的氢能动力系统、高速公路零碳氢能服务区、低碳氢能港口、低碳氢能工业园区、氢能高速公路。
同时,指南还明确,应用示范总体要求为3000辆及以上燃料电池汽车、15座及以上的加氢站示范运行,车辆累计运行里程不低于1亿公里、氢气使用量不低于1万吨、车辆运行过程中CO2减排不少于10万吨;低碳氢能工业园区替代天然气供热、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的氢气使用量不低于1万吨、低碳氢能应用过程中CO2减排不少于10万吨;基于示范运行数据,研究建立燃料电池商用车典型应用场景下规模化运行经济性模型与报告,形成“车—站—路—港”一体化运行商业模式研究报告,制订地方/行业/国家标准规范≥5项。(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图片来源:郑州高新发布
【项目】重塑科技氢能项目落地郑州高新区 着力打造燃料电池产业化基地
近日,重塑科技郑州燃料电池产业化基地项目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举行,郑州高新区管委会与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塑科技”)将在郑州高新区建设集研发、测试、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燃料电池产业化基地项目,加速高新区氢能产业发展,助力高新区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据悉,重塑科技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燃料电池系统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燃料电池工程应用开发服务,目前,公司已与包括一汽解放、东风汽车、宇通客车、中通客车、三菱扶桑等国内外知名车企建立了深入的合作,结合产品实际应用场景开发多款燃料电池汽车车型,公司的燃料电池技术应用地区覆盖国内长三角、珠三角、华中、华北,以及德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外市场。在此基础上,公司积极探索车用领域之外的商用场景,并已在船舶、工程机械等领域展开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开发。(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项目】吉电股份拟1亿元委托国核院EPC承包中韩示范区相关氢能项目
9月16日,吉电股份(000875)发布公告,公司拟将中韩示范区“可再生能源+PEM制氢+加氢”一体化创新示范项目委托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核院”)EPC总承包,EPC总承包合同价格为1亿元。
公告显示,此次合同工程范围包括但不限于400Nm/h制氢加氢一体化示范站及其附属工程;配套18.56MWp光伏及其附属工程;制氢厂外接口(含电力接入、用水、雨水、排污及供暖等)。
吉电股份表示,中韩示范区“可再生能源+PEM制氢+加氢”一体化创新示范项目,具有高度的创新性和示范性,国核院是国家发改委委托投资咨询评估机构,具有全国最高等级的综合甲级设计资质。国核院EPC总承包该项目,有助于提升项目质量,缩减项目工期,保障项目第一阶段制氢加氢部分年底投产运行。(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图片来源:潍柴动力
【公司】潍柴动力已开通29条燃料电池公交运营专线 运行里程约1千万公里
近日,潍柴动力(000338)在调研活动中介绍,2021年上半年,公司抢抓机遇、提质增效,各项经营指标表现优异;优势业务的龙头地位更加稳固,海外业务业绩贡献大幅提升,新能源、新科技、新业态不断突破。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63.9亿元,同比增长33.8%;实现归母净利润64.3亿元,同比增长37.4%,利润增速大于收入增速,高质量经营效果凸显。
同时,潍柴动力还介绍,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较早且全面布局了纯电动、混动和燃料电池三大技术路线。其中,在氢燃料电池业务方面,潍柴动力在全国推动开通了29条燃料电池公交运营专线,运行里程约1000万公里,同时推动产业上下游企业和合作伙伴建成加氢站6座。目前公司正继续加快技术研发与突破,扎实推进进一步降本和商业化推广工作。(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公司】聚焦氢能源核心技术 氢通新能源与上海交大联合研发中心成立
9月18日,氢通新能源与上海交通大学在黄埔江畔闵行校区举行了签约仪式,双方确定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氢通新能源表示,上海交通大学-氢通新能源联合研发中心,将以院士为核心,联合上海交大成立技术和产品研发团队;面向氢能和氢燃料电池的基础和应用技术开展研究,聚焦氢能源材料、核心零部件的开发和工程化研究,实现创新商业模式,有助于强化国产氢动力核心技术竞争力。(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图片来源:国氢新能源
【聚焦】国氢新能源与四川一带一路促进会新能源汽车专委会签订氢能源重卡500辆订单协议
9月17日,国氢新能源一行赴四川省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促进会考察,双方就在成都市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布局、加氢基础设施建设、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场景定制、示范运营等方面加强合作达成一致共识,并与四川省一带一路促进会新能源汽车专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签订氢能源重卡500辆订单协议。
资料显示,国氢新能源是深圳第一家氢燃料汽车批量商业化运营企业,搭载国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物流车自2019年开始已在大湾区批量商业化市场运营,目前累计行驶里程超过100万公里。另外,公司目前已开发完成了30KW-135KW级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化燃料电池发动机产品,国内一线整车厂合作开发了多款氢燃料车型且已获得国家工信部公告。(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瞭望】博士集团:公司正在大力投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9月17日,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沃尔克马尔·邓纳尔对外表示,目前全球都在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相信到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将占新车注册量的40%以上。但并非所有应用都适合电池电动汽车,比如长途汽车和重载运输卡车。因此,博世集团也在不停探寻电动动力总成的替代方式,大力投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另外,沃尔克马尔·邓纳尔提到,上个月,博世氢动力系统(重庆)有限公司和庆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交付了首批搭载博世氢动力系统的商用车,目前已在重庆投入使用。(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图片来源:上汽红岩
【关注】上汽集团:打造“北疆绿氢城” 力争在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
9月16日,上汽集团围绕“双碳”提出了明确的时间目标,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表示,上汽将力争在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
围绕减碳方面,王晓秋表示,上汽集团将提高纯电动车型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产销占比,到2025年,上汽集团规划在全球实现新能源车销量超270万辆,占上汽整车销量的比重不低于32%。
其中,在氢能方面,上汽集团正联手鄂尔多斯,打造全球首个万辆级燃料电池重卡产业化应用项目,建成后将减少碳排放50万吨,助力鄂尔多斯打造“北疆绿氢城”。(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智库圈点】氢燃料电池成本快速下降 但仍存瓶颈
现代汽车在近期表示,氢燃料电池的成本在过去10几年的时间中有大幅度的下滑。相比于2003年,当前现代氢燃料电池的制造成本只有当时的2%。截至到2030年,现代汽车集团将以实现氢燃料电池车的价格与纯电动汽车相当为目标,确保在价格领域的竞争力。
氢燃料电池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将是燃料电池汽车加速产业化的催化剂。目前,燃料电池汽车与纯电动车及燃油车相比,成本劣势十分明显。不仅仅是电池领域,氢气制取、储运、加氢站建设等多个环节,成本瓶颈都有待攻破,现有的产业链企业,氢能业务基本处于亏损状态。业内预计,氢燃料电池汽车成本短板的补足,预计还将需要5至10年时间,而一旦成本瓶颈与盈利难题得到解决,氢能产业将迎来质的飞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010-62899890 邮箱:119@battery100.org
11-20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11-26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12-20 来源:电池网-诺德股份
12-31 来源:电池网-容百科技
04-03 来源:电池网-北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