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昆仑明年电解液产能将新增4万吨!多氟多明年底六氟磷酸锂产能拟达3万吨

首创证券预计,六氟磷酸锂供给偏紧局面至少维持到2022年上半年,化工品制造具备规模优势,中小厂商产能成本高于龙头,价格不能稳定在20万元以上的话,不太可能出现类似2016年的疯

【编者按】电解液周报,系电池网(微号:mybattery)推出电解液资讯类周报(每周二推出,归属“电池智库”栏目),旨在通过更具价值的数据、报告或资讯等给行业带来更加客观的认知和分析,给实业制造以不同的视角和思维,同时我们将根据读者、行业、公司需求推出深度研究与项目对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合适资本推动中国电解液行业的商业化应用进程。另外,探索与企业或机构联办栏目也是更大程度地满足公司和市场、用户需求。我们期待着您的关注、参与和支持!

电池网总编室

2021年5月18日

湖州昆仑电解液现有年产能2万余吨 明年产能将新增4万吨

【公司】湖州昆仑电解液现有年产能2万余吨 明年产能将新增4万吨

“目前公司订单供不应求,订单类型以动力型为主,同时积极开发储能、数码等类型客户。”湖州昆仑亿恩科电池材料有限公司(简称:湖州昆仑)董事长兼总经理郭营军表示,在客户选择方面,目前公司所采取的战略是既要稳步推进公司整体客户战略目标,也要提高现有客户订单利润率,选择高水平高质量的客户订单。

据悉,湖州昆仑原名湖州昆仑动力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致力于新能源关键材料“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研发与生产,设计总产能为6万吨/年,其中2018年建成并投产的一期产能2万吨/年,二期规划产能4万吨/年。其全部投产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单体锂电池电解液生产基地。

郭营军向电池网(微号:mybattery)表示,公司目前电解液现有产能分布为香河8000吨,湖州2万吨;湖州在建产能4万吨,预计明年可投产。今年以来,公司产能利用率每月都在稳步提升,预计下半年工厂将达到满产的状态,产能规划进一步扩大,努力进入行业前列。(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深圳先进院研发出基于高电压电解液的双离子电池

【技术】深圳先进院研发出基于高电压电解液的双离子电池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唐永炳及其研究团队,通过开发高电压浓缩电解液显著提升了双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与能量密度。

相比于传统锂离子电池,双离子电池通常采用石墨作为正极并依靠阴离子插层实现储能,因此具有工作电压高、成本低、环保等优点,在规模化储能领域应用前景广阔。然而传统有机电解液体系氧化电位低,难以满足双离子电池高电压的工作要求,而具有宽电化学稳定窗口的离子液体电解液成本高且浓度有限(<1.5 m),导致双离子电池难以获得高的能量密度和稳定性。 

鉴于此,科研人员在系统研究不同电解液溶剂和锂盐的匹配关系后,结合砜类溶剂和LiFSI锂盐的各自优点,成功研发出4.0 m LiFSI/TMS高电压浓缩电解液体系。研究表明,该电解液体系具有以下明显优势:电解液的氧化电位提升至~6.0 V,明显抑制了电池的产气现象;阴离子插层石墨正极的容量和可逆性得到提升;阳离子在负极侧的沉积/剥离可逆性得到明显改善。采用该高电压浓缩电解液,双离子电池稳定循环1000次后容量无明显衰减,并显著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该研究提供了提升双离子电池性能的有效手段,对发展高效低成本储能器件具有指导意义。 (来源: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上海硅酸盐所提出锂金属电池负极非消耗型氟化流体界面调控策略

【技术】上海硅酸盐所提出锂金属电池负极非消耗型氟化流体界面调控策略

为了满足下一代高比能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具有高理论容量和低电化学电位的锂金属是未来可充电池(如Li-S和Li-FeF3)的理想负极。然而,负极锂枝晶不可控生长引起的固态电解质界面(SEI)不稳定、循环过程中锂的体积膨胀以及“死锂”的产生、电池短路等问题,阻碍了锂金属电池(LMBs)的发展。自从采用LiF作为电解液添加剂增强SEI性能以来,锂金属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库仑效率(CE)得到有效提高,这使得富氟材料受到特别关注。同时,氟原子具有强的吸电子性,氟掺杂还可扩大电解质的最高已占据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之间的差距,促进电解质的抗还原能力。因此,一些策略聚焦于诱导SEI中氟元素的富集以改善锂金属电池的性能,但目前的氟化策略仍面临一些问题,例如,含F的锂盐或添加剂必须降解或消耗,方能释放出足够含量的F,如此便造成了含F锂盐和添加剂的不可逆损失,如果没有后续补充,电池性能将不可避免地衰减。此外,用氟化剂在锂金属表面进行LiF层构建的方法通常需要额外的制备工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大规模应用的成本,同时在表面氟化过程中可能会释放出有毒气体(F2或HF),环境条件要求严格。

基于目前含氟电解液添加剂和表面氟化策略面临的问题,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李驰麟团队提出了一种“非消耗性”和“可流动性”氟化界面的新概念,通过将一种全氟聚醚(PFPE)油滴分散到电极表面,以调控锂离子沉积行为和稳定锂金属负极。与通常分散在电解液并在循环过程中被消耗的添加剂不同,该油滴可作为液体聚合物界面改性剂,与锂负极和电解液接触均不具有反应性(非消耗性),从而可在不降级锂离子扩散率的条件下,持久地保护锂负极,免于其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减少锂盐的损耗。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Energy&Environmental Science上。(来源:中科院网站)

多氟多:2022年底六氟磷酸锂产能拟达3万吨

【聚焦】多氟多:2022年底六氟磷酸锂产能拟达3万吨

电池网从多氟多(002407)近日举办的业绩说明会上获悉,公司目前具备锂电池产能3.5Gwh,拥有超过10年的三元软包技术积累。产品方面,公司正在规划磷酸铁锂的技术路线,并储备有圆柱和方型电池的技术团队。

新材料板块,多氟多电子级氢氟酸应用于光伏、液晶面板和半导体产业等领域,目前整体产能为5万吨。根据公司此前(2020年7月12日)披露的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本次定增项目将投入募集资金3.5亿元建设3万吨电子级氢氟酸,主要用于半导体领域,目前相关项目即将实施完毕。

此外,多氟多表示,根据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超预期增长及未来持续增长的态势,六氟磷酸锂的供应也将持续偏紧。公司将抓住市场机遇,及时规划新增产能,力争在2022年底达到3万吨的产能。目前公司对新型锂盐的研发也一直在加大投入,根据市场情况,适时会启动相应扩产计划。(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智库圈点】六氟磷酸锂供需矛盾未见明显缓解

由于市场需求旺盛但有效产能不足,六氟磷酸锂供需矛盾目前还未见明显缓解,价格持续走高:多氟多表示,根据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超预期增长及未来持续的增长态势,六氟磷酸锂的供应也将持续偏紧;天际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六氟磷酸锂价格严重暴跌的情况已经不太可能出现。

此外,首创证券预计,六氟磷酸锂供给偏紧局面至少维持到2022年上半年,化工品制造具备规模优势,中小厂商产能成本高于龙头,价格不能稳定在20万元以上的话,不太可能出现类似2016年的疯狂扩产,扩产节奏仍由龙头掌控。

[责任编辑:丁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010-62899890 邮箱:119@battery100.org

推荐阅读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联盟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