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华通科创板首发过会 国家+地方“组合拳”推燃料电池产业新政策

全球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已进入技术与市场示范阶段,为助力产业发展,近日国家+地方“组合拳”推出燃料电池产业新政策。

【编者按】燃料电池周报,系电池网(微号:mybattery)与国内知名电池上市公司——雄韬股份(微号:vision002733,股票代码:002733)联合推出燃料电池资讯类周报(每周三推出,归属“电池智库”栏目),旨在通过更具价值的数据、报告或资讯等给行业带来更加客观的认知和分析,给实业制造以不同的视角和思维,同时我们将根据读者、行业、公司需求推出深度研究与项目对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合适资本推动中国燃料电池行业的商业化应用进程。另外,探索与企业或机构联办栏目也是更大程度地满足公司和市场、用户需求。我们期待着您的关注、参与和支持!

电池网总编室  雄韬股份

2020年5月6日

燃料电池迎来4年黄金发展期 氢能投资的“挺进与勇退”

【行业】燃料电池迎来4年黄金发展期 氢能投资的“挺进与勇退”

氢能应用曙光乍现!2019年氢能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进入2020年,国内氢能源产业再迎政策红利:3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司法部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法规政策体系的意见》,提出要研究制定氢能发展的标准规范和支持政策,这对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有着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4月24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其中针对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方面,提出4年发展期、采取“以奖代补”、聚焦关键零部件技术攻关等,正式确定了燃料电池补贴政策落地。

氢能产业升温,市场前景广阔,大量企业选择跨界挺进,同时也有一些企业选择激流勇退。

跨界氢能,央企巨头强势入场。据媒体统计,2019年底,工业能源领域已有12家央企涉及氢能业务布局,包括中石化、中石油、中化集团、宝武集团、国家电网、国家能源集团、华能集团、国家电投集团、三峡集团、东方电气集团、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等。车企方面也不甘示弱,上汽集团、奇瑞汽车、长城控股、海马汽车、北汽集团、一汽集团、广汽集团、东风汽车、长安汽车、宇通客车、厦门金龙、厦门金旅、比亚迪、中通客车等车企在氢能源汽车都有相应的规划布局。

入局者众多,但成本问题、盈利能力一直是萦绕企业运营永恒不变的话题。近日,因成本问题,奔驰宣布将取消氢能源乘用汽车研发。据悉,虽然戴姆勒在乘用车领域放弃了氢能,但公司将与沃尔沃合作将燃料电池系统应用到重型车辆。奔驰不是唯一一家宣布放弃氢能汽车研发的汽车制造商,今年3月,大众通过一张图表明了其对氢能汽车的看法,电动汽车在实际应用方面比氢能汽车更有优势。而去年11月,长期支持氢动汽车的本田表示,将暂停其燃料电池计划……(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河南:到2025年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产业年产值要突破1000亿元

【国内】河南:到2025年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产业年产值要突破1000亿元

4月29日,记者从省工信厅获悉,由该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八部门共同制定的《河南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印发。《方案》提出,以客车为牵引,促进物流等商用车产业发展,以重点城市群辐射带动全省范围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到2025年,全省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产业年产值要突破1000亿元。

在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上,《方案》提出,以郑州汽车产业基地为主体,推动氢燃料电池客车技术研发应用,加快氢燃料商用车研发布局;支持郑州、新乡等地重点企业和研发机构加快氢燃料电池电堆、动力系统、电驱动系统研发应用;加快开封、洛阳、新乡、焦作、平顶山、鹤壁、安阳、驻马店、濮阳等地氢制备产业布局;以建设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中心、创建国家级氢燃料电池汽车检测中心、构建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标准体系为重点,打造产业创新发展平台。

《方案》还明确了支持政策,统筹利用省内现有资金和金融、证券等社会资本,加大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投资力度。

在发展目标上,到2025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在河南省示范应用城市范围不断扩大,示范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超过5000辆、加氢站达80个以上,产业体系、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升,基本形成以客车为主,环卫、物流等氢燃料电池汽车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产业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来源:河南日报)

氢能汽车补贴新政要来了 核心技术和标准怎么跟上?

【聚焦】氢能汽车补贴新政要来了 核心技术和标准怎么跟上?

4月23日,财政部官网挂出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下称《通知》),首次提到“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补贴,调整为选择有基础、有积极性、有特色的城市或区域”。《通知》还提出,“争取通过4年左右时间,建立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形成布局合理、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不过,《通知》发布后,官方在对此进行的解读中指出,目前,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面临一些问题,主要是: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缺失,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消费端的补贴政策对推动产业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局限性日益显现。

以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中加氢站为例,相比加氢站中的门阀、管件、压缩机等硬件装备,“加注协议”最能体现其中的软实力。据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氢能技术开发部经理何广利介绍,在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加注协议光是文本就差不多就有200页。但在国内,直到近这两年来行业才开始关注。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一直在做有关加注协议的研究工作,据何广利介绍,目前已经把相关的加注协议的技术标准提案报到了国家标准委。“如果顺利的话,今年就可以立项,一旦立项,这相当于填补了中国氢能领域的空白。”他说,“去年,我们和氢标委合作做了一个有关氢气加注技术要求的团体标准,但还是一个概括性的。(来源:第一财经)

【业绩】亿华通科创板首发过会 去年营收5.54亿元

4月30日,上交所披露科创板上市委2020年第21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首发通过。

资料显示,亿华通主营业务为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开发及产业化。2019年7月8日,亿华通的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受理。根据招股说明书,亿华通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265万股,拟使用12亿元募集资金,投向亿华通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基地建设二期工程和面向冬奥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等项目,高管及员工拟参与战略配售,保荐机构为国泰君安。

其中,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基地建设二期工程拟投资6亿元,建设年产能8000台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自动化生产线,项目建设周期36个月。该项目建设完成后,可形成年产30kW、60kW系列燃料电池发动机8000台的规模。

4月29日晚间,亿华通还发布了2019年年度报告,公司去年营收5.54亿元,同比增加50.26%;归属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91.65万元,同比增长176.50%;但扣非后归属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了179.48%,至-1411万元。(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公司】投资1亿 增资3000万 龙蟠科技剑指燃料电池核心技术

近日,龙蟠科技(603906)发布公告,称公司为满足业务发展需要,拟设立全资子公司江苏铂炭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名称最终以工商部门核准登记为准)。公司出资10,000万元,龙蟠科技100%持股。据了解,江苏铂炭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为氢燃料电池催化剂、膜电极等研发、生产、销售。

于此同时,龙蟠科技也拟对全资子公司南京精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工新材料”)增资3,000万元,龙蟠科技100%持股。

公告显示,本次公司拟对精工新材料增资3,000万元,由公司自有资金进行增资,增资后,精工新材料注册资本变更为4,000万元,仍是公司全资子公司。龙蟠科技表示,此次增资,主要是为了拓展子公司业务范围,提升公司持续发展的能力,据了解南京精工将成为国内首家制定并发布70MPa车用IV型储氢瓶企业标准的制造企业。

2019年,龙蟠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7.13亿元,同比增长14.37%;实现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55.69%。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1亿,同比下降28.1%;实现归母净利润2486.9万,同比下降31%。

4月30日,龙蟠科技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签订《联合实验室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宣布,将成立联合实验室,以燃料电池催化剂公斤级规模化量产技术的研究开发为核心,培养燃料电池催化剂量产技术高层次专门人才。这一实验室的成立,将使得龙蟠未来可以充分利用大连化物所的技术沉淀、人才优势,加快实现公司在氢燃料电池催化剂产业领域的布局。(来源:氢云链)

【国内】上海:促进燃料电池汽车加快应用 2020年新建5座以上加氢站

上海市发改委等印发《关于促进本市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促进燃料电池汽车加快应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增加公共领域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线路,重点支持物流车示范应用。出台加氢站建设布局规划,抓紧制定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办法,研究补贴政策。2020年新建5座以上加氢站,力争完成全市10座以上加氢站布局。(来源:证券时报)

【投资】深冷股份拟投建氢能源装备基地 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4月30日晚间,深冷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以下简称“乙方”)与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甲方”)于4月29日通过远程方式签订《深冷氢能源装备基地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就公司在山西省大同市投资建设深冷氢能源装备基地的相关事项达成合作共识。

公告显示,该投资项目总投资规划15亿元人民币,项目用地为工业用地200亩,根据市场、行业发展情况分步实施。主要从事制氢、氢液化、加氢站、储氢系统、储氢罐、燃料电池以及工业气体等领域产品的研发、生产、运营和销售。项目公司拟注册资本人民币1亿元,项目公司在甲方实际注册经营年限不少于20年。

该项目目标及规划为,乙方以该项目作为北方氢能装备产业发展的核心基地,计划在五年内将其打造为山西省氢能装备制造的龙头企业,与当地制氢企业合资建设液氢生产基地,第一期产能规划为日产5吨;建设2-3个加氢站;由项目公司提供解决方案和设备,建设采用分布式氢能热电系统的应用示范;在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氢能装备创新研究院。

公司表示,本协议项下规划的投资符合国家新能源产业政策,有利于公司发挥氢能技术储备优势,立足于国家及地方氢能政策环境,以氢液化技术为核心,将公司打造为制氢-氢液化-氢加注-氢储运-氢应用的全产业链氢能装备提供商,抓住国家鼓励发展氢能产业的历史机遇,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及全体股东利益,为公司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不过,公司表示,本次投资对2020年的业绩不会构成重大影响。(来源:金融投资报)

【智库圈点】国家+地方“组合拳”推出燃料电池产业新政策

全球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已进入技术与市场示范阶段,为助力产业发展,近日国家+地方“组合拳”推出燃料电池产业新政策。4月24日,燃料电池补贴政策落地,提出4年发展期、采取“以奖代补”、聚焦关键零部件技术攻关等。新政落地给氢能从业者吃下定心丸,常熟、河南、上海等地方政府也迅速跟进出台推动氢能领域发展政策。

4月26日,常熟市政府印发《常熟市关于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重点支持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及应用推广,对加氢站的建设运营进行奖励和补助,鼓励氢燃料电池产业链的投资和建设等;4月29日,由河南省工信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八部门共同制定的《河南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以重点城市群辐射带动全省范围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到2025年,全省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产业年产值要突破1000亿元;4月30日,上海市发改委等印发《关于促进本市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出台加氢站建设布局规划,抓紧制定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办法,研究补贴政策,2020年新建5座以上加氢站,力争完成全市10座以上加氢站布局。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010-62899890 邮箱:119@battery100.org

推荐阅读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联盟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