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燃料电池周报,系电池网(微号:mybattery)与国内知名电池上市公司——雄韬股份(微号:vision002733,股票代码:002733)联合推出燃料电池资讯类周报(每周三推出,归属“电池智库”栏目),旨在通过更具价值的数据、报告或资讯等给行业带来更加客观的认知和分析,给实业制造以不同的视角和思维,同时我们将根据读者、行业、公司需求推出深度研究与项目对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合适资本推动中国燃料电池行业的商业化应用进程。另外,探索与企业或机构联办栏目也是更大程度地满足公司和市场、用户需求。我们期待着您的关注、参与和支持!
电池网总编室 雄韬股份
2020年4月22日
【投资】雄韬股份战略投资西井科技 布局港口氢能
2020年4月,雄韬股份完成对西井科技的战略投资,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布局港口氢能。
雄韬在提升氢能产业的同时,携手上海西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发挥各自在新能源与无人驾驶领域的产业优势,进行深度合作。双方拟以港口为切入点,联合开发港口氢能无人驾驶车辆,在5G+AIoT时代构建港口AI+氢能生态链,加速AI技术与新能源在更多垂直场景的大规模应用。
此次雄韬股份与西井科技战略合作关系的建立,将有利于双方发挥各自在人工智能与氢能源的产业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协同推进,实现AI+氢能在港口、矿山和物流等应用场景的落地。(来源:雄韬股份)
【订单】弗尔赛:预计今年将获山东重工2000万元燃料电池相关订单
4月14日晚间,新三板氢能企业弗尔赛(834626)披露关于预计2020年日常性关联交易的公告,2020年度公司预计与关联方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合并范围内子公司进行商务合作,预计销售金额不超过人民币2,000万元,主要交易内容为销售燃料电池相关产品、提供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
弗尔赛的主营业务是研发、生产、销售以氢气、天然气等新能源为核心的燃料电池和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并为客户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是弗尔赛的第二大股东,其实际控制人为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故构成关联关系。
在产能方面,弗尔赛已建成的国内首条燃料电池双极板自动化生产线及系统组装线,具备年产千套级燃料电池模块和燃料电池系统的生产组装能力和配套的检测检验能力。
在产品和客户方面,目前弗尔赛已形成车用燃料电池和固定电源系统两大产品开发平台,燃料电池模块、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固定式燃料电池电源三大产品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乘用车、客车、物流车、商用轻型/重载卡车、专用车、观光车、通信电源等诸多领域,并与安凯客车、江苏奥新、亚星客车、中通客车、陕重汽、中国移动等大型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公司】迈凯伦COO:正在研发合成燃料技术 可取代电动汽车技术
据外媒报道,英国传奇跑车制造商迈凯伦汽车(McLaren Automotive)希望全世界知道,为了承担环境责任,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其实还有一种替代电动汽车的选择。该公司首席运营官Jens Ludmann表示,迈凯伦正处于研发一种以合成燃料为动力的汽车的早期阶段,这一言论令很多人感到惊讶。
合成燃料并不是一个新事物,事实上,合成燃料的生产成本比化石燃料要高得多。此类燃料由二氧化碳和电制成,被认为是碳中和燃料,因为在制造过程中会捕获二氧化碳,从而抵消了其排放的二氧化碳。(来源:盖世汽车)
【行业】“氢”装上阵 自主车企打造燃料电池产业链
日前,宝马公布了氢燃料汽车iHydrogen NEXT概念车的部分动力参数,计划2022年推出测试样车,2025年将之推向市场。据介绍,该款车配装其与丰田合作开发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配备了两个70MPa的储氢罐,可容纳6kg的氢,充满氢只需3~4分钟,氢燃料电池最大功率125kW,另外还有一个辅助电池系统,使车辆驱动系统综合最大功率可达275kW。
与电动汽车相比,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步伐显然要慢得多。虽然市场真正启动尚待时日,但我国车企已将燃料电池技术的自主可控提上议事日程。3月16日,上汽集团旗下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氢科技”)燃料电池项目开工仪式在上海嘉定区“氢能港”正式举行。2018年6月,捷氢科技正式成立,承载上汽集团的电动化战略,整合集团内外资源加快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发展。据介绍,捷氢科技坚持自主开发,掌握燃料电池电堆、系统等核心关键技术,具备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目前累计参与15项燃料电池国标制定,发布7项燃料电池汽车企业标准、350项燃料电池相关领域专利。配装捷氢科技燃料电池的荣威950燃料电池轿车是国内惟一一款实现公告、销售和上牌的燃料电池乘用车,也是国内首款应用70MPa储氢系统的燃料电池车型。
事实上,长城汽车成为自主品牌车企加强对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布局的典型代表。2018年8月,长城汽车收购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燃动力”)51%股权并于2019年4月实现完全控股。据悉,上燃动力研发的乘用车85kW燃料电池系统,2020年将搭载在长城氢燃料电池样车上,预计2023年前后实现SOP。这套系统的净输出峰值功率达到85kW,系统最高效率达到60%,冷启动温度可以低至-30℃,体积比功率大于700W/L。2019年4月,长城汽车投资4.5亿元在上海成立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定位于燃料电池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和系统集成商,是其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另一重要载体。
从长城汽车到上汽、奇瑞,目前我国车企布局的燃料电池开始进入产业化启动阶段是不争的事实,未来几年将是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从研发转向产业化的关键窗口期。一方面,它们要通过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还需实现关键技术和工艺的突破,掌控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推动更多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目前,我国燃料电池电堆的关键原材料,能够达到长寿命、高可靠使用要求的基本依赖进口,比如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碳纸等。(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投资】美锦能源拟定增募资66亿 15亿投向氢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项目
4月19日晚间,美锦能源(000723)发布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定增募资不超66亿元,将用于华盛化工新材料项目、氢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华盛化工新材料项目”以公司子公司山西美锦华盛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为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主体,共包含385万吨/年焦化项目、LNG及乙二醇项目、焦化脱硫脱硝项目三个子项目。本次募投项目将有利于推进近年来公司持续坚持的“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深化综合利用”发展方针,本次募投项目的投产,将有利于提升公司焦化业务产能、生产效率及盈利能力,进一步巩固公司的行业领先地位、完善公司的“煤-焦-气-化”一体化发展产业链、推动战略目标实现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氢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项目”以公司全资子公司山西美锦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为实施主体,计划对外投资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及氢燃料商用车零部件生产项目(一期一阶段),项目内容包括年产5000套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50万KW氢燃料电池电堆生产能力以及办公、研发、共用动力等相关配套设施。该项目一期一阶段投资额约为15亿元,项目资金来源于资本市场再融资、自有资金,自筹资金以及银行贷款等。(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互动】潍柴动力去年累计交付燃料电池客车100余台 累计运行超百万公里
4月20日,潍柴动力(000338)在与投资者互动交流时表示,2019年,公司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5%至人民币1743.6亿元,归母净资产同比增长15%至人民币452.2亿元;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2%至约人民币91亿元;持续加码研发,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13.1%至约人民币73.5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提升至4.2%;现金流量更加充裕,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7.1%至约人民币238.3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23%至约人民币422.9亿元。
新能源业务方面,公司战略投资加拿大巴拉德公司、英国锡里斯公司、德国欧德思公司,整合全球资源,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成功构筑起了“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为一体的新能源动力总成。针对城市物流、城际物流、港口运输等不同应用场景,公司均有不同的新能源动力总成方案布局。2019年,公司建成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基地;并累计交付100余台燃料电池客车,累计运行超过100万公里,初步实现商业化落地。(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合资】戴姆勒和沃尔沃成立合资公司 研发卡车燃料电池
周二,戴姆勒卡车和沃尔沃宣布签署意向书成立合资公司,研发卡车燃料电池,预计在2030年前为长途重型卡车提供量产燃料电池。
戴姆勒卡车CEO马丁·道姆说这是燃料电池卡车和货车发展的里程碑。沃尔沃CEO马丁·伦德斯泰特表示:“合资公司的成立说明我们相信氢能驱动的燃料电池卡车和货车。”
戴姆勒卡车和沃尔沃强调合作将降低研发成本,加快燃油电池长途卡车的发展。
据悉,戴姆勒目前的燃料电池工作未来都将转到新合资公司。沃尔沃将投资6亿欧元(约46亿元人民币)获得合资公司50%的股份。目前,两集团签署了意向书,仍需等待有关当局审批。(来源:腾讯汽车)
【业绩】威孚高科去年营收87.84亿元 推进氢能汽车新业务战略合作
4月20日,威孚高科(000581)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84亿元,同比增长0.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68亿元。
威孚高科是国内汽车(动力工程)核心零部件骨干企业,现有的汽车零部件核心业务80%的产品均与电控系统配套和实现电控化。主营产品为柴油燃油喷射系统产品、汽车尾气后处理系统产品和进气系统产品。
威孚高科以新能源和智能网联两大领域为重点进行新业务布局。一方面加强与战略投资者德国博世公司就氢能汽车新业务推进新一轮战略合作,协同战略发展。另一方面公司通过并购方式控股了丹麦IRD燃料电池公司,IRD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研发团队,掌握膜电极和双极板核心零部件先进制备技术,在欧洲、北美和中国具有稳定的市场,对IRD公司的控股,使公司快速进入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领域,提升在新兴市场的竞争力。(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业绩】厚普股份2019年扭亏为盈 氢能项目订单总额约4500万元
4月19日晚间,厚普股份(300471)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公司2019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4亿,同比增长46.6%;实现归母净利润2082.8万,上年同期为-4.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每股收益为0.06元。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30.5%,同比提高24.1个百分点,净利率为3.1%,同比提高133.9个百分点。
目前,厚普股份在加氢站领域已形成了从设计到关键部件研发、生产,成套设备集成、加氢站安装调试和技术服务支持等覆盖整个产业链的综合能力。
2019年,厚普股份氢能项目全年订单(合同/中标)总金额约为4,500万元,为公司积极推动国内氢能源市场打下了的基础。(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公司】首次战略签约 捷氢科技携手岚泽能源共助氢能产业新发展
4月20日上午,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氢科技”)与上海岚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岚泽能源”)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奉行“为氢山·为蓝天”的理念,积极响应国家氢能发展战略,共享资源、携手共进。
本次合作,岚泽能源与捷氢科技将进一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其中,岚泽能源发挥其在全球先进的创新资源和广泛的国际合作网络的优势,捷氢科技发挥其在燃料电池技术及应用上的优势,双方将针对氢能产业业务进行深入合作。(来源:捷氢科技)
【项目】14亿元!宝丰能源开建一体化太阳能电解水制氢储能应用项目
4月17日,宝丰能源太阳能电解制氢储能及综合应用示范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涉及太阳能电解水制氢、氢气储运、加氢站、氢能交通示范应用、与现代煤化工耦合制高端化工新材料等多个领域,项目建成后将对推广发展清洁“绿氢”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4亿元,预计建成后合计年产氢气1.6亿标方、副产氧气0.8亿标方,将实现年销售收入6亿元,年利润总额1.1亿元;预计每年可减少煤炭消耗25.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4.5万吨。同时,带动制氢储能、氢气储运、加氢站建设、氢能应用等全产业链发展。
此次新开工的太阳能电解制氢储能及综合应用示范项目主要新建每小时2万标方电解水制氢装置及配套公辅设施、2×100兆瓦复合型光伏电站、宁东能源中心示范站,1座银川每日1000公斤加氢站,并将企业现有的两座油气共建站改造成油、气、氢共建示范站。另外,通过与城市氢能源示范公交线路协作等方式多维度实现太阳能制氢、氢气储运、氢能利用全流程一体化“绿氢”应用。(来源:新华网)
【聚焦】世界燃料电池市场规模到2030年将扩大至4.5万亿日元
日本富士经济调查公司3月发表的有关全球燃料电池市场的预测调查结果显示,2030年的全球燃料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4.4724万亿日元(100日元约合人民币6.6元),是2018年的22.6倍。
2018年度的燃料电池市场规模,与2017年相比增长了12.0%。而在美国和韩国这两大市场引入奖励制度也给扩大市场规模带来了帮助。
因为继续扩大导入定置型燃料电池,以及用于驱动燃料电池轿车和燃料电池卡车的燃料电池市场规模扩大,2019年市场规模估计有2513亿日元,与2018年相比增长了27.1%。
预计2025年之后燃料电池将加速普及,市场规模大幅度扩大。特别是世界主要国家正在制定2025年或者2030年之后的燃料电池推进计划,燃料电池很有可能将会成为实现低碳化等目标的核心零部件。另外,由于市场规模的扩大将导致燃料电池成本快速下降,预计会形成不需要依赖补助金而发展的市场形式。(来源:人民网)
【智库圈点】能源巨头推进加氢基础设施建设
加氢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是制约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近日,北汽福田、中石油、亿华通达成合作意向,三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北京市加氢站建设及运营;中石油、中石化等能源巨头宣也布将在大兴机场、首都机场、京-张高速多处开展加氢站建设。能源巨头入局将有效缓解地方城市与日俱增的加氢压力,对推进氢能汽车商业化起到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010-62899890 邮箱:119@battery100.org
11-20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11-26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12-20 来源:电池网-诺德股份
12-31 来源:电池网-容百科技
04-03 来源:电池网-北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