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燃料电池周报,系电池网(微号:mybattery)与国内知名电池上市公司——雄韬股份(微号:vision002733,股票代码:002733)联合推出燃料电池资讯类周报(每周三推出,归属“电池智库”栏目),旨在通过更具价值的数据、报告或资讯等给行业带来更加客观的认知和分析,给实业制造以不同的视角和思维,同时我们将根据读者、行业、公司需求推出深度研究与项目对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合适资本推动中国燃料电池行业的商业化应用进程。另外,探索与企业或机构联办栏目也是更大程度地满足公司和市场、用户需求。我们期待着您的关注、参与和支持!
电池网总编室 雄韬股份
2020年4月15日
【行业】新商业模式提振燃料电池车市场化前景 仍有降本增效空间
近日,美国氢燃料卡车初创公司Nikola宣布即将在纳斯达克上市。同时,为了推广其费用高昂的燃料电池重卡产品,Nikola计划通过捆绑式租赁服务拓展市场。
今年1月,德勤和全球氢燃料电池电堆龙头巴拉德对外联合发布《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交通解决方案白皮书》称,未来10年,燃料电池车总成本将下降50%,燃料电池系统及氢气价格下降是主要驱动因素。其中,燃料系统成本预计到2029年将下降超过50%。
有专家认为,虽然目前燃料电池系统仍然比传统汽车中的动力装置昂贵得多,但燃料电池车有望在十年内接近汽油车或柴油车的平均成本。在产业初期创新商业模式,或能进一步缩短这一进程。(来源:中国能源报)
【国内】最高奖励1亿元 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促进氢能发展细则发布
4月13日,广州市黄埔区与广州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在“氢能十条”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制定了《促进氢能产业发展办法实施细则》。
政策将对新建立的氢能企业或研发机构重大项目,按项目投资协议、土地出让合同等文件约定时间完成竣工、投产或运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5000万元、1亿元、5亿元、10亿元的,分别给予500万元、1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奖励,同一企业按差额补足方式最高奖励1亿元。(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产品】宝马首次公布氢燃料电池技术细节:总输出功率达275千瓦
4月13日,宝马集团发布消息称,日前,集团首次公布了BMW i Hydrogen NEXT动力系统的技术细节,并重申公司正在系统、全面地推进零排放出行的落地。
据宝马集团负责氢燃料电池技术与车辆项目的副总裁Jürgen Guldner介绍:“BMW i Hydrogen NEXT动力系统所使用的燃料电池系统通过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产生化学反应,可产生高达125千瓦(170马力)的电能。”这意味着,车辆除水蒸气外不排放任何废气。
Jürgen Guldner指出,将在纯电动BMW iX3上首次使用的第五代eDrive电力驱动系统也将集成到BMW i Hydrogen NEXT当中。当超车或加速时,位于电机上方的高功率型电池会为车辆注入额外动力。系统总输出功率可达275千瓦(374马力)。
此外,BMW i Hydrogen NEXT将配备宝马集团与丰田汽车公司合作研发的燃料电池和宝马集团独立开发的燃料电池组和整体驱动系统。(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业绩】华昌化工预计一季度净利超800万 氢燃料电池子公司拟引入战投
4月14日,华昌化工(002274)发布公告称,为了后续产业拓展与发展的需要,华昌化工的控股子公司--苏州市华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昌能源”),拟在股东层面引入战略投资者--江苏富能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能实业”)。投资方案为:富能实业对华昌能源货币增资1,500万元(其中,注册资本300万元,溢价部分1,20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本次投资方案实施前,华昌能源注册资本、股东及股权结构为:注册资本3,000万元;其中,华昌化工货币出资1,800万元,占注册资本60%;苏州慧创能源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慧创能源”)货币出资1,200万元,占注册资本40%。本次投资方案实施后,华昌能源注册资本、股东及股权结构为:注册资本3,300万元;其中,华昌化工货币出资1,800万元,占注册资本54.55%;慧创能源货币出资1,200万元,占注册资本36.36%;富能实业货币出资300万元,占注册资本9.09%。
华昌化工表示,本次华昌能源引入战略投资者的目的为:通过股东的帮助,促进氢燃料电池相关技术的研发、验证及后续的市场应用推广。本次投资完成后,有利于华昌能源尽快完善技术研发、制造、市场验证推广等经营环节;有利于后续产业拓展与发展。(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业绩】美锦能源一季度预亏超4000万 推进氢能源项目建设
4月15日,美锦能源(000723)披露2019年度业绩快报,公司2019年1-12月实现营业收入140.90亿元,同比下降6.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6亿元,同比下降46.82%;基本每股收益为0.23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7.73%。美锦能源称,利润下降主要系2019年焦炭产品市场价格较上年下降所致。
同日,美锦能源还发布2020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4000万元–7000万元,同比由盈转亏,去年同期为盈利3.74亿元。
美锦能源表示,本报告期利润下降主要原因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司生产、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均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公司一季度业务产生较大下滑。目前国内疫情已基本控制,公司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已全面复工复产。公司将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及市场环境的变化,积极组织生产经营,根据公司战略布局,推进产业升级和氢能源项目建设,积极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尽力减轻疫情对公司效益的影响,努力保障股东利益。(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公司】东岳集团拟将氢能材料业务分拆
近日,东岳集团发布公告,董事会已经议决批准:将公司主要从事生产及销售制氢能材料、制氢膜材料、包装材料及含氟聚合物纤维业务的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有限公司(“东岳未来”)分拆,并将东岳未来的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独立发行和上市(“分拆建议”),详细条款在稍后阶段确定;委聘相关专业人士向公司及/或东岳未来提供关于分拆建议的协助及意见;及在分拆建议进行前,潜在投资者按将予协定的条款及条件对东岳未来进行潜在投资。
东岳未来成立于2017年12月19日,该公司在山东桓台东岳氟硅材料产业园投资14.2亿元建设的150万平方米/年燃料电池膜及配套化学品产业化项目属于山东省新旧动能转化重点项目,被列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库第一批优先项目名单(鲁重大办[2018]37号)。项目分两个厂区建设,其中南厂区主要产品定位为燃料电池膜生产基地,主要建设内容及产品方案为:150万平方米/年燃料电池膜、1500万平方米/年微孔膜、1500万平方米/年新型含氟离型膜,配套建设公辅设施。北厂区主要产品定位为燃料电池膜配套化学产品,为基础原料生产场地,主要建设内容及产品方案为:10000t/a四氟乙烯(TFE)、6000t/a六氟丙烯(HFP)、5000t/a六氟环氧丙烷(HFPO)、3000t/a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500t/a全氟正丙基乙烯基醚(PPVE)及含氟绿色表面活性剂生产装置、30t/a全氟乙烯基醚羧酸甲酯(PCVE)、1000t/a四氟磺内酯、200t/a甲氧基四氟丙酸甲脂、1000t/a全氟乙烯基醚磺酰氟(PSVE)、60t/a全氟磺酸树脂粉末、500t/a全氟离子交换树脂及配套建设公辅设施。(来源:智通财经网)
【研报】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氢能重卡 蓄势待发
燃料电池重卡在长距离运输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燃料电池重卡具有续航能力强、加氢速度快、低温性能优越等优点,首先可以优先满足环保要求;其次,一般来说,纯电动重卡续航能力大多集中在200-300公里,要提高续航能力须牺牲车体重量或体积进行对冲,而氢燃料的能量密度高,能够通过增加气瓶体积或提高储氢压力等方式提高续航能力,使得燃料电池重卡续航普遍能够达到400公里以上。因此,从应用场景来讲,燃料电池重卡更适用于长距离运输,纯电动更适用于城市内部中、短距离运输。
重卡运输路线固定,有利于氢能-燃料电池重卡产业链协同发展及规模化降本。制氢、储运及加注环节配套设施也必不可少,重卡运输路线相对固定且较为可控,地方政府可以进一步推动相关企业、货运车站、港口等部门相互合作,探索氢能-燃料电池重卡上、中、下游产业链的共同发展,一方面可降低燃料成本(争取早日达到30元/kg以下),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燃料电池重卡的规模化,实现降本。根据美国能源部数据,当燃料电池重卡产量到达5-10万辆级别时,燃料电池重卡的价格已经可以与传统柴油重卡相竞争。
光大证券认为,虽然氢能及燃料电池的产业化依然任重而道远,但是该领域符合国家能源安全及环保大方向,政策亦表明国家对氢能及燃料电池领域的支持是一贯的;而其在商用车应用尤其在重卡领域的应用具有独特优势,可率先发力,光大证券对此保持乐观态度。(来源:光大证券)
【智库圈点】能源法拟将氢能列入能源范畴
4月1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和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风能、太阳能、水能等能源一样,氢能也是一种能源。
此前,氢能一直未被列为能源范畴,且缺乏国家顶层设计,导致燃料电池的推广进度较慢。中汽协最新发布的产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3辆和207辆,同比分别下降19.7%和7.2%。
氢能产业发展呼唤更多的顶层设计支持。有业内人士指出,现在全世界都在大力发展的氢能,但是在《能源法》中仅被提到了一次,还是在“附则”里,因此氢能的可再生性和清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新法里如果不能写入“将来用安全的氢能逐步替代化石燃料”,我国的氢能源产业就会落后于世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010-62899890 邮箱:119@battery100.org
11-20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11-26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12-20 来源:电池网-诺德股份
12-31 来源:电池网-容百科技
04-03 来源:电池网-北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