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累计建成118座加氢站!现代首个海外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基地落户广州

作为新能源,氢能的发展也从2019年开始步入“快车道”,截至2020年12月底,中国累计建成118座加氢站。

【编者按】燃料电池周报,系电池网(微号:mybattery)与国内知名电池上市公司——雄韬股份(微号:vision002733,股票代码:002733)联合推出燃料电池资讯类周报(每周三推出,归属“电池智库”栏目),旨在通过更具价值的数据、报告或资讯等给行业带来更加客观的认知和分析,给实业制造以不同的视角和思维,同时我们将根据读者、行业、公司需求推出深度研究与项目对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合适资本推动中国燃料电池行业的商业化应用进程。另外,探索与企业或机构联办栏目也是更大程度地满足公司和市场、用户需求。我们期待着您的关注、参与和支持!

电池网总编室  雄韬股份

2021年1月20日

现代汽车集团与广州市广州开发区政府签订投资协议

图片来源:现代汽车集团

【国际】现代首个海外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基地落户广州 初期年产能6500套

1月15日,现代汽车集团宣布与广州市广州开发区政府签订投资协议,在广州市广州开发区成立现代汽车集团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据悉,新设法人由现代汽车集团100%持股。由此,现代汽车集团成为首家在华建立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基地的全球汽车厂商,这也是现代汽车集团在全球建立的首个海外氢燃料电池生产基地。

新工厂将于2021年2月末正式奠基,计划将于2022年下半年投入批量化生产,初期规划年产能6,500套,该工厂将主要生产搭载在现代氢燃料电池车NEXO上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并且可视中国政策和市场情况,持续扩大供应能力。(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总投资20亿元!明天氢能北方总部签约落户青岛即墨汽车产业新城

图/山东省人民政府网

【投资】总投资20亿元!明天氢能北方总部签约落户青岛即墨汽车产业新城

电池网从山东省人民政府网获悉,1月15日,安徽明天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方总部签约落户即墨汽车产业新城,计划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将建设北方研究中心及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基地,包括且不限于电堆、双极板、膜电极等生产基地。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预计年纳税4亿元。

据介绍,项目签约后,将率先启动大型燃料电池车辆在青岛的示范应用,启动加氢站的选址、规划设计和建设,下一步还将拓展“热电联供”、港口机械、轨道交通、船舶等领域的应用研发、改装和销售业务。(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图片来源:现代汽车

图片来源:现代汽车中国官网

【行业】氢能领域外资在华布局升温?近两个月多家跨国企业动作频频

据电池网不完全统计,目前沪深两市已有雄韬股份、上汽集团、上海电气等超过130家上市公司涉足氢燃料电池领域。潍柴动力、全柴动力、中石油、中石化、中化集团、宝武集团、国家电网、国家能源集团、华能集团、国家电投集团、三峡集团、东方电气集团、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等能源巨头也在加速布局氢能业务。

此外,自2019年版本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开始,从氢燃料生产、储存、运输、液化,加氢站建设、经营到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发动机,燃料电池电堆等零部件,再到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等氢能与燃料电池都纳入了鼓励外商投资的范围。

政策利好之下,近期,外资在华氢燃料汽车领域布局也在加速,仅2020年11月中旬以来,就有现代汽车集团、大陆集团、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壳牌、法马通德国公司等多家跨国企业传出了在华氢能布局新动态。(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聚焦】中国已累计建成118座加氢站,比加汽油便宜却几乎全亏?

作为新能源,氢能的发展也从2019年开始步入“快车道”,截至2020年12月底,中国累计建成118座加氢站。然而,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加氢站想要盈利并不容易。氢能源如何走出发展中的瓶颈?

上海某车企技术中心总经理郝景贤给记者算了笔账,氢气按每公斤35元来算的话,公交车跑100公里,需要约8千克,也就是280元,如果使用柴油,在上海由于政府有补贴,100公里只需要123元,使用氢气成本偏高。而如果是普通乘用车,跑100公里需要约0.8千克氢气,相对应就是28元,乘用车烧汽油百公里约7升,按汽油每升6元来计,汽油费是42元,氢燃料则比汽油便宜不少。不过由于上海目前加氢站点少,而且都在郊区,这也制约了普通消费者购买氢燃料电池车。

我国多个城市已经开始酝酿关于氢产业的战略规划,在加氢站方面,到2030年国内将实现百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应用,建成1000座加氢站。在资本市场,虽然氢燃料电池车的相关业务在A股上市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占比还比较低,但氢燃料依然是不少上市公司的重点发展方向。(来源:央视财经)

【项目】总投资6亿元,江苏清能氢燃料电池项目落户两江新区

1月18日,重庆市两江新区举行“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重点招商项目集中“云签约”活动,共签约37个项目,签约总金额185.56亿元。

其中,总投资6亿元的江苏清能项目将在两江新区打造完整覆盖燃料电池主要应用场景的生产研发基地,全面覆盖公路运输、轨道交通、特种车辆、港口设备、船舶运输、固定电站和备用电源的各种大功率应用。(来源:中工网)

【动态】捷氢科技2021首批交付!16辆常熟氢能公交上路运营

1月18日,由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熟交通运输局主办,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常运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承办的“氢”芯“常”见,清新城市,”常熟市燃料电池公交车交车仪式”在常熟国际展览中心正式举行。

现场,16辆海格牌燃料电池低入口城市客车整齐排列,他们都搭载了捷氢科技拳头产品——燃料电池系统PROMEP390,将陆续投入常熟135路公交线路运营,始发常熟高铁站,终至常熟高新区武夷山路,全程约26公里。(来源:捷氢科技)

【公司】西门子能源参与阿联酋未来之城-马斯达尔的氢能建设

1月17日,西门子能源与阿布扎比国有全球投资公司穆巴达拉投资公司(Mubadala)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其目标是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推动尖端技术、装备制造、绿色氢和合成燃料生产的投资和发展。合作的最初重点将在阿布扎比,并计划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其扩展到其他国际市场。

西门子能源公司与世界领先的可再生能源公司马斯达尔(Masdar)宣布,正与阿提哈德航空公司、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日本丸红公司和哈利法大学合作开展一个雄心勃勃的项目,为阿联酋发展绿色氢经济铺平道路。

这些参与者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旨在建立一个由光伏(PV)供电的电解槽设施,以展示生产绿色氢的最新技术,并展示电子燃料(e-fuels)的可持续使用情况。

示范项目的第一阶段将集中在马斯达尔地区生产用于小型乘用车和公共汽车的绿色氢。与此同时,一家燃油合成工厂正在建设中,它可以将大部分绿色氢转化为可持续航空燃料。在该计划的第二阶段,研究人员将为海事部门生产脱碳燃料。通过该计划,可以大幅度减少阿联酋的碳足迹,创造对可持续燃料的国内需求,并为其生产建立本地的专业技术和工业基地。(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国际】道达尔和Engie合作开发法国最大制氢基地 利用100%可再生电力生产绿色氢气

道达尔1月19日宣布,与另一家法国能源巨头Engie就Masshylia项目签署合作协议,将在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南部地区设计、开发、建造和运营法国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制氢基地。

该项目中,容量40MW(兆瓦)的电解槽将被安装在道达尔拉梅德(LaMède)生物炼厂,由装机量超过100MW的太阳能发电厂提供能源,每天可生产5吨绿氢,满足拉梅德生产生物燃料的需求,并减少15000吨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来源:上海证券报)

【观点】李佐军: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 有必要将加快发展氢能产业作为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积极发展氢能产业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目前仍面临技术难度大、市场规模小、使用成本高等难题,故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认为,为了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目标,我国有必要将加快发展氢能产业作为重要途径。

针对未来加快发展氢能产业的突破点,李佐军建议,借鉴欧盟和德国等出台《欧盟氢能战略》《德国国家氢能战略》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将加快发展氢能产业作为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尽快制定和发布我国的氢能战略和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氢能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向、思路、目标和路线图。同时,加快制定和调整氢能产业发展标准,构建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大力开展氢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协调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氢能产业发展监管体制。(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聚焦】部分零部件进口关税下调 多元化选择加速燃料电池降本

近日,财政部关税司发布《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2021年关税调整方案的通知》,自今年1月1日起氢燃料电池部分零部件进口关税将有所下调。在国内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如火如荼之际,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内燃料电池需求正快速上涨,降低进口零部件关税将为行业带来利好。

据了解,此次进口关税下调涉及燃料电池增压器等多种零部件,其中燃料电池增压器暂定从2021年最惠国税率的7%暂定下调至5%、燃料电池循环泵从2021年最惠国税率的7%下调至2%、燃料电池用碳电极片则从2021年最惠国税率的10%下调至5%,同时铂载催化剂税率则暂定下调至4%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我国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迅速,相关企业布局已逐步延展至产业链各个环节,从最初的电堆、燃料电池系统延伸至各大核心零部件领域,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等核心零部件也已吸引了大量资本青睐。在此情况下,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此次降低部分零部件产品进口税率,对于国内氢能行业发展来说将是一大利好。(来源:中国能源报)

【智库圈点】氢燃料电池汽车成为多部委领导讨论焦点

近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召开,氢燃料电池汽车成为多部委领导讨论焦点。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表示,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氢能可发挥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呼吁,很多地方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要特别注意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提出,须加快解决氢成本偏高和重载燃料电池商业化难的问题。

[责任编辑:峦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010-62899890 邮箱:119@battery100.org

推荐阅读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联盟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