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电动自行车共享换电!三部门联合印发工作指南

指南主要面向从事共享换电业务的建设运营企业,其中涉及的蓄电池原则上指锂离子电池,使用钠离子、固态电池等其他电池时,可以参照本指南及有关标准。

事关电动自行车共享换电!三部门联合印发工作指南

为进一步规范电动自行车共享换电工作,促进电动自行车共享换电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近日,国家消防救援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制定了《电动自行车共享换电工作指南(试行)》。该指南为电动自行车共享换电工作指导性意见,指南内容仅作为参考意见,不作为强制性要求。指南主要面向从事共享换电业务的建设运营企业,其中涉及的蓄电池原则上指锂离子电池,使用钠离子、固态电池等其他电池时,可以参照本指南及有关标准。

电动自行车共享换电工作指南(试行)

一、蓄电池使用标准

换电柜新更换的蓄电池符合《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GB 43854—2024)、《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电动自行车电气安全要求》(GB 42295—2022)及第1号修改单相关要求,鼓励使用符合《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规范公告企业生产的锂离子蓄电池,不使用梯次利用电池,保障使用安全。

(一)电压:蓄电池电池组最大输出电压小于或等于60V。

(二)安全技术要求:蓄电池受到针刺、挤压、加速度冲击、自由跌落等机械冲击或者经历过充电、外部短路、热滥用、浸水等情况后,仍能保证安全,满足《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GB 43854—2024)标准中相关规定的要求。

(三)数据实时采集: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至少实时采集电池电压,电池组总电压、电流、温度等基础数据以及故障和预警信息。

(四)电池信息标识:蓄电池在醒目位置清晰和耐久地标识生产厂,产品名称与型号,标称电压、额定容量、充电限制电压、放电终止电压、额定能量,正负极性标志,生产日期或批号,必要的安全警示说明,最大充电电流、最大放电电流、工作温度范围,安全使用年限以及符合《锂离子电池编码规则》(GB/T 45565—2025)的电池组唯一性编码等标志。电池组唯一性编码为耐高温永久性标志。

二、换电柜建设要求

换电柜的建设要求原则上参考《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 第1部分:技术规范》(GB/T 42236.1—2022)中第4.3条关于“换电柜”的相关要求表述,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科学规划选址:换电柜在安装时,结合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用户使用需求、换电应用场景和市容景观工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科学选址,鼓励将换电柜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统筹建设,一般选择在快递外卖骑手及居民用户换电便捷的室外空旷场地安装,充分利用街头巷尾、零星地块进行补充加密,不占用或影响人行道、盲道的通行功能,与建筑物保持一定防火间距,在满足用户日常换电需求的同时,保障使用安全。确需安装在室内时,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规范中的防火分隔条件和消防设计要求,并与周边可燃物保持安全间距。

1.换电柜不宜设置在地势低洼或建筑物雨水管口、河道等附近,与污水、自来水、电力等重要市政设施保持安全间距。

2.换电柜与高温、易燃易爆场所,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的厂房、仓库,加油加气站,燃气管道,设有可燃外保温材料的建筑等保持安全间距。

3.换电柜不设置在疏散通道、消防车道、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

4.换电柜周围不存放可燃物、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物品。

5.换电柜与建筑物的安全出口,门、窗、洞口保持安全间距。

(二)明确材料选型:换电柜及配套设施建设原则上参考《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 第1部分:技术规范》(GB/T 42236.1—2022)技术要求;材质满足阻燃、耐火、耐高温、防水、防潮、防静电、防腐蚀等功能,以适应不同气候条件和长时间使用;设施内电气线路铺设规范,线路导线非金属材料满足《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16部分:试验火焰 50W水平与垂直火焰试验方法》(GB/T 5169.16—2017)中规定的V-0级的要求,配备漏电保护、过载保护等装置,接地系统可靠,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三)规范充电接口:换电柜与蓄电池的充电接口标准统一,并满足《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 第1部分:技术规范》(GB/T 42236.1—2022)中第4.3.5.2.1条的相关要求,采用硬性连接接口,电池组内部PCBA有三防保护,并具备防打火/抗打火功能。

(四)配备消防设施:换电柜内置满足《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 第1部分:技术规范》(GB/T 42236.1—2022)中第4.3.9.9条要求的消防装置和相关要求,具有火灾探测、声光报警、自动灭火等功能,保障能在火灾初期迅速扑灭明火,单仓电池热失控后,不引发其他仓电池热失控,同时在设施醒目位置张贴严禁烟火标识和应急处置流程。

(五)明确容量上限:每个换电柜电池仓数量一般不超过16个,保障使用安全。

三、管理运营要求

(一)使用合规产品:共享换电建设运营企业在建设换电柜时使用符合《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 第1部分:技术规范》(GB/T 42236.1—2022)技术要求的产品,保障设施设备安全。

(二)设施智能化管理:开发便捷易用的使用软件(手机APP或小程序等),实现用户注册、定位导航、扫码换电、在线支付、故障上报、问题反馈等功能,实时显示相关信息,方便用户查询。搭建智能管理平台,具备站点设备监控、电池管理、订单统计、故障预警等功能,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站点布局、电池调配,提高运营效率。

(三)实时监控状态:通过智能管理平台实时监控设施运行状态,包括电池存量、电压、电流、温度等信息,发现异常及时预警,减少安全隐患。建有共享换电政府统一监管系统平台的地区,共享换电建设运营企业要将换电柜静态数据、状态数据、故障数据定期或实时同步上报政府统一监管系统平台,支持政府决策和数据共享。

(四)规范换电费用:共享换电建设运营企业结合当地市场供需实际情况,按照弥补成本、合理收益、诚实信用原则,合理制定收费标准。

(五)统一信息公示:在换电柜明显位置标明共享换电建设运营企业的名称、运营时间、服务范围、服务项目、充电电费和服务费收费标准、服务热线、救援电话、监督举报电话等。

(六)鼓励购买保险:按照“谁运营、谁投保”的原则,鼓励共享换电建设运营企业为换电柜购买相关商业保险,保护消费者权益。

(七)履行安全责任:共享换电建设运营企业为安全责任主体,建立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安全责任人,制定设施巡检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评估和维修,保障其安全;建立24小时值守的应急响应团队,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自行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定期开展换电柜电气、消防、防雷等设施安全隐患检查,并保留安全检查记录,每半年至少全面自查一次。

四、报废回收机制

共享换电建设运营企业按照《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指南》要求,在有产品使用或运营的省级行政区设立专门部门或安排专人,负责本地区蓄电池回收,做好蓄电池来源去向登记管理,安全贮存,并规范移交至回收服务网点或综合利用企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利用信息化监测手段,按照《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健康评估工作指引》定期对蓄电池进行评估,及时淘汰老旧、性能衰减严重、有安全隐患的蓄电池,保障蓄电池安全。

[责任编辑:夏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010-62899890

推荐阅读
  • 国家能源局重磅发布!光伏电站备案制出

    《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指出,500千伏及以上的光伏电站配套电力送出工程,由项目所在地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

    12-27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分享
  •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关于美国所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呼吁全体会员企业及全球电池新能源行业同仁顺应趋势,团结一致,相向而行,坚决反对任何违......

    04-05    来源: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

    分享
  • “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的新规来了!不

    近日,工信部正式发布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这一被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的新规将于2026年......

    04-15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分享
  •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关于发布

    近日,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技术标准委员会批准立项《城市新能源公交车动力电池系统超保更换技术规范》等2025年......

    05-12    来源: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

    分享
  • 《城市新能源公交车动力电池系统超保更

    自即日起向本联盟会员单位、参与本次标准起草的单位、与本团体标准涉及专业相关的机构或个人广泛征求意见,本次征求意......

    05-07    来源: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联盟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