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过去,国内电动汽车市场遇到了瓶颈,必须优先解决锂电池即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语录】
真理只可能对于目光短浅的个别的人才显得狰狞可怖的,本身却是永恒的美和永恒的幸福。——别林斯基
【行业人物】
●11月21日,在第6届中国(青岛)锂电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上,北京大学教授、锂电“达沃斯”学术委员会主席其鲁指出,十年过去,国内电动汽车市场遇到了瓶颈,必须优先解决锂电池即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大规模扩产,除了部分行业龙头外,其他电池企业投资风险较大。”瑞峰资本(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政峰介绍,“动力电池产业未来将从‘产能’驱动向‘产品’驱动发展,研发能力、精益管理、成本管控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梳理传统车企供应链,韩国的LG、三星、SKI;日本的松下、AESC等过去占据着主要电池供应份额。国产企业中,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也已经进入到全球供应链中。”安信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邓永康认为,“未来,随着ABB们的发力,实现高端整车品牌供货的电池及材料零部件企业值得关注。”
●“电池回收使得上游原材料价格变成可控→降低成本→保障资源供应→收益共享→行业健康发展。”在浙江华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威乔看来,“回收虽然看似是动力电池产业链的最终端,实际上就是产业链的源头!”
●新特电动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智能互联中心总经理肖华东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主要面临以下四个问题:一是自身的电池续航能力有限;二是技术方面的配比优化不佳,电源能耗方面需优化;三是充电资源利用率低;四是共享平台系统不健全,重复投入太多,浪费较大。
【数说】
●安信证券相关报告显示,中国TOP 10以外的动力电池企业,仅拥有约13%的市场份额,但占有55%的行业总产能,产能利用率低于10%,相较于韩系动力电池行业的近80%的产能利用率相差甚远。
●瑞士联合银行日前对松下、LG化学、三星SDI和宁德时代的电池进行测试评估,特斯拉生产的松下电池成本是0.11美元/瓦时,远低于其他三家竞争对手,而其中宁德时代的电池成本约0.15美元/瓦时,在四家企业中成本最高。UBS预计这四家电池生产商在2025年之前将掌握70%的市场份额,未来两至三年,电池成本将下降约10%。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在北京发布了《民用无人机产业发展白皮书(2018)》,研究报告预计到2020年,全球民用无人机对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或将超过1Gwh,达到1.25Gwh,成为聚合物锂电池应用领域中增速最快的行业之一。
●东方证券调查数据显示,2015-2017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升温,带动了上游动力电池大规模出货,累计出货量已经超过85GWh。来自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预测显示,2018-2020年全国累计报废动力电池将达12-20万吨,而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飙升到35万吨。
【速览】
●韩国SK集团旗下负责生产动力电池的SK Innovation26日在韩国首尔举行董事会,决定在美国佐治亚州杰克逊县新建动力电池工厂,该工厂预计2019年初开工,2022年投入生产,总投资金额将达到1.14万亿韩元,投产初期年产目标值为9.8GWh,后期经过追加投资,预计年产值将达到55GWh左右。
●近日,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新能源整车及研发中心项目签约落户江苏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总投资70亿元,将在现有常熟20万辆燃油车年产能基础上,新建新能源动力总成工厂和全新车身车间;同时还将新建研发中心、研发测试设施和研发测试赛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