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论坛现场
据华宝新能(301327)消息,8月6日,上海别墅展上一场围绕“别墅屋顶的第二价值”展开的圆桌论坛拉开帷幕。这场由电池百人会理事单位——华宝新能发起的跨界对话,集结了来自绿色能源、建筑设计、城市更新、公益救援等多个领域的实践者与观察者,围绕“屋顶”这一城市中被忽略已久的界面,重新思考其在能源、美学与社会价值中的可能性。
圆桌对话由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董事吕建中主持,华宝新能董事长兼总经理孙中伟、光伏产品研发中心负责人于华君、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鲍莉、深圳公益救援队队长石欣、《青年建筑》合伙人李真翰共赴这场跨界之约。
随着“双碳”战略不断推进,绿色城市、低碳城市建设正逐步成为各地城市更新中的核心方向。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推动建筑与能源系统深度融合”被正式写入议题,为光电一体化在建筑实践中的探索提供了清晰的政策引导,也为本次对话提供了鲜明的时代注脚。
吕建中博士在开场发言中指出:“建筑不再只是功能空间,而是承载绿色发展意图的重要界面。”他认为,屋顶作为建筑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正从单一的遮蔽结构,走向集能源表达、人居生态与城市风貌于一体的新角色。在政策推动与技术演进的双轮驱动下,这一变化正在构建起新的设计逻辑与建筑理念和实践。城市更新的最终目的,不是就事论事地翻新建筑设施,而是提升人民居住与生活空间的品质。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董事吕建中博士主持圆桌论坛
围绕这一命题,华宝新能美学曲面光伏瓦落地的首个城市更新项目——南京小松涛巷城市更新项目的设计方代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鲍莉,分享了她对于屋顶“回归可见性”的思考。在她看来,屋顶本就是建筑形象语言的重要组成,从传统坡屋顶到现代平屋面,屋顶始终承载着人与环境、形式与精神之间的对话。华宝新能美学曲面光伏瓦的出现,让屋顶“重新被看见”——是一次“功能与美学的并轨”,尤其在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场景中展现出广泛的适配性与设计自由度。
在讨论屋顶角色转变的过程中,华宝新能董事长兼总经理孙中伟坦言,真正推动公司进入光伏瓦领域的初衷,是对“用户需求”变化的深刻洞察:“过去的屋顶解决遮风挡雨的问题,而今天的屋顶要回应的是更高级的期待:既要有美感,也要能产能。”
这种判断背后,是华宝新能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逻辑,洞察到越来越多用户在“是否安装光伏”这件事上的犹豫,往往并非源于技术或成本,而是来自“装上去不好看”的美学顾虑。尤其在欧美地区,以坡屋顶为主的别墅中,平面的光伏板很难与陶瓦结构融合,而美学曲面光伏瓦正是这一洞察下的产物。“我们一直相信,屋顶是让绿色能源进入千家万户的最佳载体,也是‘让绿色能源无处不在’这一初心最现实的落点。”
从用户角度出发,也从城市景观、审美转变出发,孙中伟将美学曲面光伏瓦视为一次战略性的投入,而非偶然的研发尝试。“只要长期坚持一件正确且有意义的事情,我相信它的商业价值不容小觑,也是不可想象的”。
孙中伟提到,华宝新能自2016年起就持续投入光伏技术的研发,从房车、游艇等移动应用起步,到2020年系统性推进光伏瓦产品,始终未曾停歇。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全年专利申请数量突破1720项,入选《2024年深圳企业专利创新实力百强榜》,并获评“深圳市知识产权领军企业”。
绿色能源的道路,被孙中伟比作一场马拉松——不是比拼短期的爆发力,而是依靠持续创新与长期主义,在产品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双重变革中稳步前行。
华宝新能董事长兼总经理孙中伟先生现场分享
谈及光伏产品的落地与普及路径时,《青年建筑》合伙人李真翰直言:真正制约它们推广的问题并非技术成熟度,而是建筑类型与使用场景的割裂。过去,很多绿色建材因“样貌不佳”被排除在常规材料库之外,华宝新能美学曲面光伏瓦则打破了这一固有偏见——既有工业性能,也能被建筑语言所接纳。他大胆预测,这类产品将进入建筑的“上游思维”,影响设计之初的选材逻辑。
在设计师视角之外,来自一线救援场景的观察者也带来了对“能源使用方式”的另一层提醒。“美好生活的前提不是‘美’,而是‘安全’,这是我们在每一次救援中都深刻体会到的。”
作为南京百年建筑修缮项目中采用华宝新能美学曲面光伏瓦的业主,深圳公益救援队队长石欣表示,随着极端气候频发,电力在灾害中的意义远超日常所见。在过去几年中,他与华宝新能保持紧密合作,多次在灾害现场使用其提供的应急能源产品。他也期待,未来这类具备能源功能的建材产品,能更快普及到普通家庭中,为更多人提供底层的安全感。
而要让这样的产品真正走进更广泛的场景,华宝新能光伏产品研发中心负责人于华君认为,“降本”是通往普及的第一道门槛。他提到,公司已与国家电投黄河水电公司西宁分公司展开战略合作,从设计、制造到方案集成等多个环节协同推进成本优化。“这是一个老百姓需要的产品,一个设计师愿意用的产品,一个能代表文化自信的产品,但要真正进入千家万户,必须通过更成熟的生态体系和更强的资源整合力,完成从产品形态到价值体系的转变。”
在低碳城市与能源结构转型的趋势中,屋顶已不再只是结构的终点,而是能源、文化与安全的交汇点。关于屋顶的价值,设计师、工程师、甚至救援一线的实践者都在不断探索它的更多可能。
华宝新能表示:或许未来,一栋别墅的价值,不再只是面积、位置与造价,而是它能否在美学与能源之间找到平衡,并在日常与非常之间,为居住者留下一份可靠的底气。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010-62899890
02-18 来源: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
11-22 来源:电池“达沃斯”-电池网
11-22 来源:电池“达沃斯”-电池网
03-06 来源:真锂研究
05-04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