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电解液周报,系电池网(微号:mybattery)推出电解液资讯类周报(每周二推出,归属“电池智库”栏目),旨在通过更具价值的数据、报告或资讯等给行业带来更加客观的认知和分析,给实业制造以不同的视角和思维,同时我们将根据读者、行业、公司需求推出深度研究与项目对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合适资本推动中国电解液行业的商业化应用进程。另外,探索与企业或机构联办栏目也是更大程度地满足公司和市场、用户需求。我们期待着您的关注、参与和支持!
电池网总编室
2025年7月22日
【订单】不少于55万吨!天赐材料获楚能新能源电解液大单
天赐材料(002709)最新公告显示,7月15日,公司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江天赐”)与武汉楚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孝感楚能新能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宜昌楚能新能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合称“楚能新能源”)签订了《生产材料采购合作协议》。
协议约定,在协议有效期内(协议有效期限为自本协议生效之日起至2030年12月31日止),九江天赐向楚能新能源预计供应电解液系列产品总量不少于55万吨。具体的合作项目以及对应的合作产品型号、供应量,由双方另行签订备忘录或补充协议。(来源: 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市场】上半年六氟磷酸锂总产量超11万吨
据SMM统计,上半年,六氟磷酸锂的总产量达到了113,985吨,相较于2024年上半年的77,628吨,同比增长了46.8%。
从数据来看,2025年1-2月受春节假期因素影响,市场需求阶段性回落,直接导致六氟磷酸锂产量同步下降;假期结束后,下游需求逐步复苏回暖,但受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行的传导影响,六氟磷酸锂价格进入长期下降通道。这一价格趋势使得下游企业普遍采取“刚需采购+低库存”的谨慎策略,最终导致市场需求表现不及预期,产量环比增幅较小。进入5-6月,下游需求增速放缓叠加六氟磷酸锂价格长期低位运行,行业盈利空间被持续压缩,倒逼六氟企业主动降低开工率,消化前期积累的库存,产量随之下降。
总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六氟磷酸锂企业遭遇需求增速不及预期与利润持续收缩的双重压力,经营承压明显,产量与利润表现均未达预期。
展望下半年,尽管国外储能需求增长及终端消费旺季临近将对市场需求形成一定支撑,但受限于六氟磷酸锂行业产能过剩的基本面未改,价格提振动力偏弱。(来源:SMM)
【技术】华科大电解液研究成果登上Nature!直击锂电池“三高”痛点
华中科技大学消息显示,7月16日,Nature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黄云辉教授和袁利霞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为破解锂电池“三高”难题提出新策略。
黄云辉、袁利霞团队提出基于液-液界面张力(γL–L)的界面调控新策略,发明了一类新型的非均相微乳电解液,成功将溶解性较差的功能性溶剂组分引入至电解液体系。团队通过分子设计,使全氟溶剂与局部氟化两亲性溶剂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络合形成微乳胶团(50-120nm),将氟化相均匀稳定地分散于电解液连续相中,进一步利用γL–L驱动力使这些功能组分迁移,同步富集于正负极界面,构建梯度分布的氟化界面溶剂化层。这种不依赖电场方向和浓度梯度的界面结构构建方式,有效解耦了溶剂化结构和界面保护机制,减弱了高活性溶剂与电极的接触,显著抑制了界面副反应,实现了对正负极界面协同的动态保护。
研究表明,采用该策略研制的安时级Li||NCM811软包电池呈现出非常优异的性能:能量密度高达547/531 Wh kg⁻1,循环155次和189次后容量保持率分别达到79%和81%,为目前行业领先水平;同时抑制了电池在循环过程中的产气,针刺无压降不起火,突破了高比能电池安全性差的瓶颈。
该研究提出的界面张力驱动的“微乳电解液”策略,不仅突破了传统电解液组分设计的限制,而且通过物理场驱动机制实现了高电压条件下正负极界面的动态协同稳定,为实现电池高能量密度、高稳定和高安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来源:海融网)
【订单】贵州磷化集团六氟磷酸锂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来自贵州磷化集团的消息显示,近日,贵州磷化集团旗下磷化新能源24吨六氟磷酸锂产品经海关检验合格后,从上海港发往韩国。这是贵州省新能源材料领域六氟磷酸锂装置的首次出口,标志着该产品成功进入国际市场,也是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重要成果。
据悉,六氟磷酸锂是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核心溶质材料,其纯度直接影响电池的导电性、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设备等领域。作为技术门槛高的关键材料,其生产工艺长期被少数国际化工企业垄断。
2023年11月,磷化新能源1万吨六氟磷酸锂项目投产,填补了贵州省在该领域的空白,为打造新能源材料氟系电解质产业链奠定基础。(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互动】华盛锂电披露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研发进展
7月15日,华盛锂电(688353)在接待机构调研时表示,针对市场上流行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关键材料硫化锂的制备工艺,公司已掌握固相法和液相法等多种制备路线。在深入研究和多次试制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在合成、提纯和溶剂回收方面的技术优势,公司选择了液相法制备高纯度硫化锂,该工艺具有纯度高、收率高、后续加工性能好等优势。公司以高纯度硫化锂为基础材料,与客户共同开发的固态电解质Li6PS5Cl 的离子电导率可达 5.57ms/cm。后续,公司将在不断完善工艺的基础上,探索硫化锂批量化生产工艺,并对新一代高电导率、高机械强度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进行深入研究。(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智库圈点】2025年上半年电解液总产量突破90万吨
据SMM统计,上半年,电解液的总产量达到了907,480吨,相较于2024年上半年的558,390吨,同比增长了62.5%。
价格方面,需求端的疲软态势对产业链成本传导形成明显压制。由于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电解液原材料市场呈现供过于求格局,溶剂、添加剂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下探至低位区间;同时,核心原材料碳酸锂价格的持续下行,进一步带动六氟磷酸锂等关键溶质价格加速回落,电解液生产成本支撑力度大幅减弱。多重因素叠加下,电解液市场价格陷入长期低位运行态势。
展望下半年,虽然国外储能需求增长及终端消费旺季临近将对市场需求形成一定支撑,使得电解液产量随之有所增加,但当前电解液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存量产能与新增产能叠加,市场供给冗余格局短期内难以扭转,所以对其价格提振作用较弱。同时企业将持续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头部企业凭借规模效应和客户绑定优势,有望通过成本控制抢占更多市场份额;而中小企业在价格竞争、产能利用率不足的双重压力下,生存空间可能进一步收窄。在此背景下,企业需密切追踪原材料价格波动与下游需求变化,动态调整生产计划,增强经营灵活性与抗风险能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010-62899890
07-04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07-22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02-19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10-08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10-24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