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百科技今年产能将超12万吨 NCMA四元材料已进入中试阶段

容百科技近日接到机构调研时表示,2021年计划产能12万吨以上,扩产计划基于确定的订单。国内扩建的产能将陆续释放,产能利用率快速上升,满足下游动力电池的需求量。

容百科技

7月15日,容百科技(688005)在最新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披露,公司2021年计划产能12万吨以上,扩产计划基于确定的订单。国内扩建的产能将陆续释放,产能利用率快速上升,满足下游动力电池的需求量。

此外,在海外市场方面,2021年4月21日,容百科技位于韩国忠州清北道年产7万吨高镍正极材料项目正式开工,预计将于2025年12月建成。通过加强正极供应能力,形成废料回收-前驱体-正极的循环产业链。

交流详情如下:

一、请问公司未来在高镍正极和前驱体的规划?

答:2021年以来,国内高镍占三元正极的出货比例持续提升。高镍电池通过设计、制造和使用等综合层面的技术进步,材料与电池安全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同时因其具有高能量密度,高镍技术路线也被国内外众多知名车企所选择。

公司通过综合技术进步和管理进步,强化产品开发能力、产线设计能力、施工管理能力,实现湖北、韩国、遵义新增产能的高效率快速投产,通过韩国高镍正极产线建设,率先开展国际化布局。同时,公司的前驱体产能建设(临山募投项目)进一步提速。

二、前沿技术开发方面,如何看待NCMA四元技术方案?

答:NCMA技术方案与NCM811三元体系没有根本性变革。公司具有多元化的高镍产品序列,其中NCM811产品已经实现与下游电芯及终端车企客户的稳固研发合作关系;公司的NCMA四元材料经独立开发,进入中试阶段。

三、公司在供应链方面的布局与战略?

答:从战略角度,为实现供应链稳定,公司积极研究与上游冶炼及配套资源的合作。今年5月,公司与茂联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镍、钴冶炼及资源层面开展合作,优化供应链及降低供应链成本。

公司围绕高镍正极,协同发展前驱体、布局回收。2015年,公司投资韩国TMR公司布局废料回收环节,2016年实现量产,对公司在供应链开发与产业链循环的形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四、公司如何解决目前产能增长对应的资本投入?

答:通过自有资金、银行贷款等渠道解决。公司正在积极与相关资金方展开商谈与合作。

五、公司高镍前驱体配套正极的进度如何?

答:公司下设正极和前驱体两个事业部,分别独立经营。公司所生产的前驱体产品除配套自身正极外,还面向其他国内外优质下游客户销售。通过市场化运营,提升经营活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

公司前驱体研发整合中日韩技术,实现高镍与超高镍产品的量产工艺升级,产品系列全、产品技术先进,能够生产全系列的NCM811前驱体产品。公司正极材料在行业中的地位为前驱体产品开发提供较多优势,配套公司正极,前驱体快速实现开发更高镍、NCMA、NCA等新产品。通过与高镍正极紧密协同研发,带动前驱体产品技术与工程工艺技术的提升,强化技术协同效应。今年前驱体开始迅速上产量,第一季度单晶与多晶高镍前驱体均实现自供率环比大幅提升。

六、公司的核心设备、工程制造、设计方面的优势?

答:关键设备均由公司自主投资与制造,核心技术自留,进一步加深工程能力壁垒。公司的工程设计队伍、研发队伍具有较强的产业开拓能力。同时,随着IPD(集成产品开发)系统的贯彻,产品开发技术与工程设备设计能力也将实现提升。

七、请问公司在韩国市场的布局?

答:容百科技是行业内率先开拓国际化布局的公司,已经在韩国布局废料回收和前驱体。2021年4月21日,公司位于韩国忠州清北道年产7万吨高镍正极材料项目正式开工,预计将于2025年12月建成。通过加强正极供应能力,形成废料回收-前驱体-正极的循环产业链。

公司具备在韩的技术、人力、资本优势,在韩投资建设正极材料基地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提升公司向海外供货的产品竞争力,加速扩展公司面向全球的出口业务。

八、请问公司今年的产能计划?

答:公司2021年计划产能12万吨以上,扩产计划基于确定的订单。国内扩建的产能将陆续释放,产能利用率快速上升,满足下游动力电池的需求量。

九、请问公司在供应链方面的布局和打算?

答:为增强对上游资源的整合与管理能力,公司与行业领先的供应商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同时,公司积极研究产业链协同,如冶炼、矿业、回收和拆解等供应链上游环节,保障关键原材料的安全、稳定供应。持续降低成本,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公司已对外公告的有与茂联科技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披露了双方就镍钴冶炼材料供应、镍钴资源合作及后续引入战略投资等方面的合作意向。

十、如何看待高镍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的各自优势?

答: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各有其适用的领域,未来将长期并存,并都将有其明确的市场成长空间。高镍三元材料在续航里程、功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从各国动力电池长期技术路径规划来看,动力电池电芯能量密度普遍将达到300Wh/kg以上,高镍三元电池是现有技术体系中必然选择。容百是国内第一家大规模量产高镍正极材料,并与知名电芯企业一起将高镍技术推向动力电池应用。公司积极研发超高镍材料,Ni90材料已经实现产业化,Ni96及以上材料正在试验阶段。

随着高镍技术成熟带来安全性能改善,海外车企对高镍技术路线选择较为坚定,坚持三元路线,对于定位中高端市场的车型,无论国内还是海外车企多采用三元高镍方案。因三元正极仍处于技术迭代上升期,未来高镍8系、9系等材料改进将持续推动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和成本的下降。随着未来国内外镍钴等金属供应渠道的开拓,以及三元电池产业链回收渠道的成熟,高镍材料将具有更强的综合成本优势。根据鑫锣锂电数据,2021年5月,高镍占三元出货量比例接近40%,从各电池企业后期生产安排来看,预计出货占比未来还将进一步上涨。

十一、容百是正极材料的龙头公司,除了在规模上领先,综合来讲怎么把竞争的壁垒扎得更牢?保住龙头的地位?

答:公司2016年即在国内率先实现高镍正极材料产业化,是高镍生产和制造技术装备的领先开发者,构筑了强大的工程技术壁垒,目前实现正极产能单万吨投资相比同行低40-50%,建设周期比同行快30-40%。工程管理能力能够支持公司在湖北、贵州、韩国、临山同时开展产能扩建。产线建成后中长期保持先进性和竞争力。

公司定位为锂电新能源材料产业的经营者,围绕“高镍正极”进行产业链的延伸,先做强,再做大,极度专业化。在行业高速增长期,将宝贵的资源包括人才资源、管理创新能力、开拓能力,这些短期内难以复制和迅速增长的能力,集中投向研发体系、供应链体系,管理体系,进行全方位创新。迅速扩大正极规模,开发更高镍产品,做到全球领先。公司同时进行供应链开发,向上游产业纵向延伸,保证供应链安全并降低成本。

十二、如何看上游钴、镍价格波动的影响?

答:公司可通过“背靠背”定价策略规避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的产品定价机制是成本加成模式,主要参考镍、钴、锂金属国际、国内市场价格,结合各类市场供需情况,制订销售价格,从而获得较为稳定的盈利。

十三、公司如何看待大客户问题?未来客户结构会如何?

答:公司产品终端应用于多家海内外知名车企,从终端看,公司具有均衡的客户结构。车企对电池及材料体系具有较高标准的认证体系、较长的认证周期,短时间内不会轻易进行更换。

[责任编辑:丁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010-62899890 邮箱:119@battery100.org

推荐阅读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联盟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