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设备助推隔膜产业升级 蓝科途技术革新破新局

蓝科途坚持自主研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隔膜设备的关键技术研究,现已成功研发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湿法锂电池隔膜生产线,其性能指标达到甚至超越国际同类产品。

国产化设备助推隔膜产业升级 蓝科途技术革新破新局

蓝科途亮相CIBF 2024

电池百人会-电池网4月29日讯(夏末 重庆报道)隔膜作为锂电池四大材料中技术壁垒较高的锂电材料,其制备工艺分为干法和湿法。其中,干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环保经济、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但干法隔膜横向拉伸强度低且产品更厚,不利于提高能量密度。相比之下,轻薄、高强度的湿法隔膜更适合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已占据主流市场。

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锂离子电池隔膜出货量已经突破210亿平米,中国隔膜企业出货量的全球占比在2023年已经突破83%。

具体来看,2023年,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出货量同比增长32.8%,达到176.9亿平米,其中湿法隔膜出货量达到129.4亿平米,干法隔膜出货量达到47.5亿平米。 

国产化设备助推隔膜产业升级 蓝科途技术革新破新局

蓝科途销售总经理李勇

4月27日,在CIBF 2024展会上,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常务理事单位——青岛蓝科途膜材料有限公司(简称:蓝科途)销售总经理李勇在与电池网交流时介绍,蓝科途在湿法基膜方面具有超高强度工艺,产品在保证性能一致性之外,强度可实现同类隔膜1.5倍以上,能够有效降低电芯微短路、自放电比例,提升电芯的电化学性能以及安全性。蓝科途隔膜产品可实现3-20μm量产,在3C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能量存储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秉承“品质第一,效率第二,效益第三,追求卓越”的理念,蓝科途在功能性锂电复合隔膜方向可提供超改性陶瓷涂覆隔膜、油性PVDF 涂覆隔膜、新型芳纶涂覆隔膜等产品。

国产化设备助力隔膜产业升级

资料显示,蓝科途成立于2016年12月,主要从事湿法锂电池隔膜的工艺研发、制品生产和销售服务。蓝科途母公司中科华联成立于2011年,主要从事高分子新材料装备以及工艺的研发推广工作,在新材料开发、先进工艺、装配制造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在隔膜设备领域从铸片到整个拉伸过程有完整的知识产权,为蓝科途在隔膜领域的工艺、材料等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产化设备助推隔膜产业升级 蓝科途技术革新破新局

值得注意的是,中科华联生产的隔膜设备,打破了日本东芝、日本制钢所、德国布鲁克纳等国外优秀企业对高端隔膜设备市场的技术垄断,实现技术创新、进口替代,补齐了中国动力电池行业、新能源产业核心装备及核心材料的技术短板,有助于提升整个产业链的国产化率和整体技术水平。

依托在设备领域的优势,蓝科途快速地扩大其隔膜产能规模并开发出超强、超薄、超宽的湿法隔膜。

依托宁德时代等大客户,蓝科途隔膜出货量迅速上升,自2021年以来,蓝科途已连续三年上榜“中国锂电池行业隔膜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 

国产化设备助推隔膜产业升级 蓝科途技术革新破新局

产能方面,据李勇介绍,蓝科途凭借自产装备、快速扩建的优势,已在山东、山西、四川、安徽等地建设锂电隔膜生产基地。目前青岛蓝科途以及山西蓝科途运城基地满负荷运转中,两个基地合计有年产12亿平米的产能,在建的基地有四川宜宾、遂宁,安徽蚌埠,另有贵州、福建厦门基地在洽谈中。按照此前规划,蓝科途2024年产能将提升至30亿平米。

科研方面,目前蓝科途更多的研发还是放在解决行业产品痛点上,例如安全性、能量密度等方面,蓝科途通过自主研发并已实现量产的超薄、超高强度隔膜就可以有效地应对高能量密度体系下的安全问题,另外还有湿法PP隔膜的研发项目也在同步地稳固推进中,该产品集湿法以及干法隔膜的优势于一身,具有超薄、高强、高破膜的特点。在一些新型涂层上,蓝科途也在进行深度研究。

李勇表示:“我们深知核心技术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国家产业安全的基石。蓝科途坚持自主研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隔膜设备的关键技术研究,现已成功研发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湿法锂电池隔膜生产线,其性能指标达到甚至超越国际同类产品,为国内乃至全球客户提供了更为优质、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技术革新打造产品竞争力 

国产化设备助推隔膜产业升级 蓝科途技术革新破新局

据SMM新能源4月2日消息,当前,中国锂电隔膜年产能282亿平方米,产能利用率在50%左右。从2023年8月起,随着新增产能的释放需求的走弱,开工率一路下行至2024年2月份的42%。2024年全年,锂电隔膜的产能过剩态势不减,虽有需求在提升,但需求的增量仍远低于产量的过剩。

面对隔膜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李勇认为,一方面,新能源行业发展到现在过剩是整个产业链的行业发展问题,而不是单一材料的现象。另外,应当注意,无论是哪种材料,优质的、高质量的、高性价比的产品产能始终是紧缺的,过剩的是劣质和重复的低端产能。蓝科途自主研发的超高强度隔膜,取得了国内外一线大厂的认证并且应用于客户的拳头主力产品中,产线产能拉满,客户对于蓝科途产能需求迫切,所以对于产能过剩还是要辩证地去看待,用技术的革新突破来寻求发展。

蓝科途不仅通过技术的创新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通过给客户带来价值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还积极探索更多的合作方式,例如通过与客户联合开发来实现技术产品力的提升,以及通过与客户的深度合作,来实现公司与客户的双赢。

客户方面,蓝科途凭借优质的产品性能获得了客户的认可与信赖。目前蓝科途已经与国内以及国外的一线头部企业达成紧密合作。在李勇看来,客户的开拓已经不是当前市场的主要问题,更多的是随着产能的释放加深与客户合作的过程。

谈及未来,李勇表示,蓝科途将坚守初心,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发展,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隔膜设备解决方案提供商,助力我国新能源产业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发展。

[责任编辑:夏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010-62899890

推荐阅读
  • 大族激光副总裁黄祥虎:新能源装备业绩

    黄祥虎向记者表示,我国锂电装备制造行业经历2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较大规模,未来相关业务会往模块化、标准化、一体......

    11-22    来源:电池“达沃斯”-电池网

    分享
  • 蜂巢能源剑指动力电池装机量前五 已拿到

    作为从长城汽车分拆出来的动力电池企业,长城欧拉好猫和黑猫的热销让蜂巢能源2021年1月成功晋升装机量第七位,目前已经......

    03-06    来源:真锂研究

    分享
  • 电将军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0% 聚焦细分

    电将军董事长刘艳开在与电池网交流时表示,企业的“干法”与“活法”指的也是“专”与“业”。......

    11-22    来源:电池“达沃斯”-电池网

    分享
  • 于德翔: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

    于德翔,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001)董事长、党委书记、高级工程师,巴黎第九大学管理学博士,清华......

    02-18    来源: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

    分享
  • IPO稳步开展中!赛纬电子将携多款电解液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珠海市赛纬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赛纬电子,展位号:4T199)将携多......

    05-04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联盟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