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燃料电池周报,系电池网(微号:mybattery)与国内知名电池上市公司——雄韬股份(微号:vision002733,股票代码:002733)联合推出燃料电池资讯类周报(每周三推出,归属“电池智库”栏目),旨在通过更具价值的数据、报告或资讯等给行业带来更加客观的认知和分析,给实业制造以不同的视角和思维,同时我们将根据读者、行业、公司需求推出深度研究与项目对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合适资本推动中国燃料电池行业的商业化应用进程。另外,探索与企业或机构联办栏目也是更大程度地满足公司和市场、用户需求。我们期待着您的关注、参与和支持!
电池网总编室 雄韬股份
2023年3月29日
图片来源:博世中国
【动态】推动博世车用氢燃料电池本土化进程!博世与江苏无锡战略合作
3月25日,博世动力总成还与江苏无锡签署战略合作项目协议,以推动博世氢燃料电池和商用车电动化产品的本土化开发和商业化进程。
资料显示,博世在中国的首个氢燃料电池中心已于2021年初在无锡投入使用,全球首条高产量膜电极生产线今年年初在无锡投用,双极板产线建设正在积极筹备中,预计于2025年正式投产。与此同时,博世用于轻型电动车的扁线电机将在6月在无锡量产,并计划于2024年实现中、重型电机和控制器的量产。
此次博世集团与无锡签署战略合作项目协议,将引入更多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国产化项目,进一步扩大氢燃料电池、电气化等新能源相关产品在无锡的开发和产业化。(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公司】丰田汽车携手海马汽车 推进在华落地首个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合作项目
3月24日,丰田汽车公司执行董事、中国本部本部长、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上田达郎与海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景柱在海南海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据了解,丰田汽车和海马汽车将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与产业化领域开展广泛的战略合作,共同推动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快速普及和产业化,这也是丰田在中国首个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合作项目。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海南岛整体作为一个大型体验测试场,在海马汽车第三代氢燃料电池汽车上搭载运用包括日本丰田第二代Mirai电堆在内的成熟部件及系统,完成整车适应性开发,并结合海马汽车自建的氢能供应体系及出行网络实施测试。争取于2024年投入小批量开展示范运营,并于2025年进一步扩大运营规模。通过双方战略合作,共同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更广阔市场的推广及应用。(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看点】全国首架氢内燃机四座飞机于沈阳完成首飞
3月25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凤田倡导的首款四座氢内燃机飞机验证机在沈阳某机场完成首飞,此飞机搭载一汽集团基于“红旗”汽油机研发的国内首款2.0L零排放增压直喷氢内燃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架以氢内燃机为动力的通航飞机。(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图片来源:大冶发布
【项目】总投资52亿!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氢能矿场综合建设项目落地湖北
3月26日,湖北大冶市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氢能矿场综合建设项目开工仪式举行。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预计52亿元,涵盖光伏发电、绿电制氢、岩穴及地下分布式储氢、管道输氢、氢能应用、氢能产业园、数字化管理平台等7大板块。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的氢能源全产业链生态,打造黄石地区首个氢能产业园,构建千亿级新型氢能产业及氢能矿用机械产业链,对推动大冶加快从传统产业向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看点】广东广州和云南昆明同时完成全国首次固态储氢并网发电
据央视网消息,3月25日,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固态氢能发电并网率先在广州和昆明同时实现,这也是我国首次将光伏发电制成固态氢能应用于电力系统。
在广州南沙电氢智慧能源站,这7个储存氢气的长方体就是刚刚投运的固态储氢装置。固态储氢与目前的气态和液态储氢方式不同,它是在常温下,通过氢气与合金发生化学反应,让氢原子进入金属的空隙中存储,储氢的压力是2—3兆帕,升高合金的环境温度就可以释放氢气。(来源:央视网)
【国际】日产氢10吨!康明斯90MWPEM制氢设备助力加拿大碳回收项目
据康明斯中国消息,Accelera™by Cummins作为康明斯公司(NYSE:CMI)第五大事业部,将为加拿大魁北克碳回收项目提供90兆瓦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设备,迈出推进北美绿色氢能经济关键一步。
该项目基于加拿大生物燃料公司Enerkem专有技术,将不可回收废物和残余生物质转化为生物燃料和循环化学品。项目工厂位于Varennes,将利用由康明斯Accelera™提供的电解水制氢设备生产绿氢和氧气。该电解水系统将由四个HyLYZER®-5000组成——这是Accelera™目前最大的电解水制氢设备产品。每个HyLYZER®-5000将使用25兆瓦电力,每天最大产氢量为10吨。这些先进的设备将通过电解水技术生产清洁、可再生的氢气及氧气,把废料转化为低碳燃料和循环化学品。工厂目前正在建设中,计划于2025年投入运营。(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政策】国家能源局:氢能用作油气勘探开发可优先列入能源发展规划
3月22日,国家能源局公布了《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在氢能方面,《通知》指出:(一)健全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支持。推进能源低碳转型,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健全新能源市场化发展体制机制,健全绿色能源消费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各级能源主管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对于作为油气勘探开发用能清洁替代的太阳能、风能、氢能、地热等新能源项目,优先列入各级能源发展规划。
(二)提高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项目备案效率。依托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用于油气勘探开发的风光发电、氢能地热等多能互补、源网荷储、微电网等新能源设施,作为油气开发项目的产能建设配套,整体办理备案手续。(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项目】投资20亿元!国内首个超高压储氢瓶项目将落户湖北襄州
近日,在“资智汇襄 共创辉煌”2023襄阳引资聚才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投资20亿元的蓝谷130兆帕Ⅳ型大容量复合材料氢瓶项目签约落户湖北襄州。
据介绍,该项目由蓝谷创新(香港)研究院投资建设,分两期实施,第一期投资5亿元,引进70兆帕Ⅳ型复合材料储氢瓶生产线两条,130兆帕Ⅳ型复合材料储氢瓶试验生产线一条。第二期投资15亿元,引进130兆帕Ⅳ型复合材料储氢瓶生产线四条,引进70MPaⅣ型复合材料储氢瓶生产线四条。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72亿元。(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图片来源:捷氢科技
【公司】捷氢科技与舜华新能源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推广氢能应用
3月22日,上海捷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在上汽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此次签约对双方加快布局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将立足各自技术优势、区域布局、售后服务等资源,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产品价格及服务,共同开拓市场,共同推广氢能应用。同时双方各自开展产品标准化设计,并形成燃料电池系统+储氢系统标准化组合方案,共同推向市场,从而形成大规模应用。(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国际】国富氢能开拓巴西朋友圈 2023年计划合建水电解制氢示范项目
近日,国富氢能与巴西YDRO Soluções em Descarbonização Ltda(以下简称"YDRO")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拓展巴西氢能市场,通过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全面构建合作共赢的协作发展模式,共同为巴西节能减排,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根据协议的内容,双方将设立合资公司,未来三年计划在巴西投资3亿美元。2023年落地水电解制氢示范项目。同时,根据巴西本地政府打造氢能港口的规划,合资公司计划2024年在巴西落地一座电解槽生产工厂,到2025年提供不少于50套水电解制氢系统,配套制氨及港口交通运输车辆的运行。结合国富氢能的国内成功经验,在巴西打造“制、储、运、加、用”氢能全产业链生态圈,促进当地绿色能源、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公司】福田欧辉80辆氢燃料城间客车顺利交付
近日,福田欧辉80辆氢燃料城间客车顺利交付水木通达,此次车辆的交付也是福田汽车第1097万辆交付,为福田汽车1100万辆的达成起到积极助推作用。
在现场嘉宾的共同见证下,代表着80辆欧辉氢燃料客车的金钥匙顺利交付到水木通达。作为氢燃料电池客车的行业领跑者,福田欧辉自2003年起便躬身入局,从获得国内第一台氢燃料电池客车公告,到完成国内首个氢燃料极寒测试、碰撞试验,再到冬奥会515辆氢燃料客车创下氢燃料客车服务国际级运动赛事规模最大、车型数量最多等“三唯两最”的纪录。19年间,福田欧辉通过不断创新,在引领行业绿色智慧转型升级的同时,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行业领导者的责任和使命。(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融资】氢燃气轮机品牌慕帆动力完成5000万元战略融资 远景能源独家投资
上海慕帆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慕帆动力”)近期完成5000万元的战略融资,本轮融资由远景能源独家投资。慕帆动力创始人林钢表示,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投产、团队扩充、拓展业务等方面。
慕帆动力成立于2015年,主要产品为泛氢燃料燃气轮机,致力于清洁能源零碳发电,产品可用于分布式能源、清洁能源电站、可再生电-氢-电储能发电等多个场景。(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智库圈点】国内燃料电池厂商以竞合为主
燃料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整体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不过,由于质子交换膜的制备、运输等多个环节都有着较难的技术壁垒,全球仅有少部分公司掌握该技术。国外氢燃料电池市场进程较快,产品在技术稳定性和价格上相对有竞争优势。
目前,为应对国外企业竞争,国内燃料电池厂商以竞合为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该行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不断提高技术能力,降低成本。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010-62899890
07-04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07-11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10-08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10-24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09-06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