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高镍三元硫化物基全固态电池开发 青岛能源所获新研究成果

青岛能源所首次提出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正负极相互信赖、相互关联的失效行为,为开发下一代高能量密度与高安全性的高镍三元硫化物基全固态电池奠定了研究基础。

助力高镍三元硫化物基全固态电池开发 青岛能源所获新研究成果

青岛能源所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失效机制研究获进展青岛能源所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失效机制研究获进展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崔光磊带领的固态能源系统技术中心,在硫化物基全固态电池失效机理研究和性能提升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 )上。

由高理论容量的高镍层状正极材料和锂金属负极组成的硫化物基全固态锂金属电池有望解决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低、安全性差等问题,是颇具前景的下一代高比能电池技术之一。实验研究表明,全固态电池存在循环寿命短、库仑效率低、容量衰退快等问题,影响了其进一步的发展与应用。由于缺乏合适的表征手段,全固态电池的衰退机制尚不清晰,因而需要准确、可靠的先进表征手段来剖析电极材料降解失效原理以阐明电池内在的衰退机制。

科研人员采用先进高分辨无损三维同步辐射X射线断层扫描成像技术(SXCT),对LiNi0.8Co0.1Mn0.1O2(NCM)|Li6PS5Cl|Li固态电池衰退机制开展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因正极电化学-机械力学耦合失效诱导的反应异质性产生不均匀的锂离子通量并传输到负极,进而产生不均匀的锂沉积、溶解行为及死锂的产生等。锂负极不均匀的电化学反应行为又反作用于正极并强化其反应异质性,形成一种正负极衰退互相促进的正强化机制。随着电池继续循环,正负极不均匀反应加剧造成结构破坏,同时正负极体积缩胀引起电解质的塑性变形,最终致使电池失效。对比实验表明,采用LiZr2(PO43 (LZP)对正极进行改性,有效抑制了正极的电化学-机械力学耦合失效,并显著提高了负极锂沉积-溶解均匀性和电解质的结构完整性。该工作揭示了硫化物基全固态电池中由锂离子传输动力学的动态演变引起的正负极之间正强化的衰退机制,首次提出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正负极相互信赖、相互关联的失效行为,为进一步优化和发展全固态电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指导方向,并为开发下一代高能量密度与高安全性的高镍三元硫化物基全固态电池奠定了研究基础。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和山东能源研究院等的支持。

[责任编辑:夏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010-62899890 邮箱:119@battery100.org

推荐阅读
  • 碳酸锂市场价格涨势不断 短期仍有上涨空

    3月开始市场活跃度开始上升,上下游生产都将进入正轨,因此采购相对密集,带动价格上涨,预计短期碳酸锂价格仍有上涨......

    03-07    来源:生意社

    分享
  • 最低中标单价仅2.2元/Wh!1GWh全钒液流电池

    1G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中标候选人分别为为:大连融科、四川伟力得能源、液流储能科技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

    11-08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分享
  • 新能源产业投资扩产热!中国移动公布

    天赐材料去年锂电材料营收16.98亿,拟投建年产10万吨电解液项目;先导智能去年锂电池生产设备收入38.12亿,拟募资25亿扩产......

    05-02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分享
  • 北京新能源指标申请人超45万 8月无车家庭

    经审核,截至2020年6月8日24时,普通小客车指标申请个人共有3435294个有效编码、单位共有62473家;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申请个人......

    06-26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分享
  • 8427亿元!2038GWh!2022年锂电池投资扩产项

    2022年以来,仅在锂电池生产制造领域,新公布的投资扩产项目就多达84个,其中有69个公布投资金额,总金额超8427亿元。......

    10-27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联盟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