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吉野彰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联合早报报道,越来越多人期待新一代锂离子电池“全固态电池”面世,能给纯电动汽车(EV)行业带来巨大的变化。
全固态电池不易着火、安全性高的特点很吸引人;它还具有容量可大幅增加的优点,不仅可以消除没电的担忧,还可作为大型蓄电池储存电力,紧急时候或成为“发电站”。
《日经新闻》报道称,预计这种“全固态电池”将在2020年代上半期确立制造技术;到2030年前后,仅仅10分钟就可充电达80%,充满一次可行驶1000公里,是目前里程的两倍以上。
日本锂离子电池材料评价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相关研究,该中心由获得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吉野彰担任理事长。据了解,丰桥技术科学大学的松田厚范教授等人力争进一步加速固态电解质离子的运动。大阪府立大学的辰巳砂昌弘教授等人尝试,将更多的锂离子堆积在负极,“电池容量存在提升至两倍的可能性”。
锂离子电池材料评价研究中心有望在2022年完成标准固态电池,在影响续航里程的“能量密度”方面给最新型的锂离子电池设下标准。现在的车载锂离子电池必须使用冷却设备等,如果全固态电池无需使用这些设备,就能够搭载更多电池。
该中心的常务理事石黑恭生表示,“预计一次充电可行驶500公里”。不过,有的混合动力车型一次充电和加油可行驶1000公里。力争使全固态电池也达到一次充电续航超1000公里的性能。
美国和台湾的新创企业也力争2020年代上半期把车载全固态电池推向实用化,最终谁的电池能占据市场,目前还无法下定论。此外,钠离子电池等其他新一代电池的研究也很活跃,日本能否在全固态电池开发方面领先将受到考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010-62899890 邮箱:119@battery100.org
03-07 来源:生意社
05-02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06-26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08-21 来源:我爱电车网
01-10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