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EVTank在白皮书中表示,随着钠离子电池在技术和性能上不断突破,叠加产业链的逐步完善及规模效应的逐渐释放,钠离子电池的成本优势将逐步得到体现。
面对当前钠电产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宁德时代、中科海钠、比亚迪等头部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在材料体系、电芯设计和系统集成等维度展开全方位技术攻关,争相抢占这一新兴赛道的战略制高点。
3月30日,北京希倍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希倍动力)杨道均博士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透露,公司充分发挥钠离子电池的高功率、宽温域、高安全的特性,推广高功率钠离子电池,目前产品已经在混合动力重卡、客车、宽体矿车、工程机械等领域布局,提供差异化竞争的解决方案。
针对比能量比较低的难点,希倍动力已开发的230Wh/kg无负极钠电池,是迄今全球已发布的最高比能量钠电池,预计2026年将实现量产,无负极高比能量钠离子电池的成本有希望降至0.25元/Wh以下。
3月28日,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科海钠)在安徽省阜阳市发布钠离子电池商用车解决方案,该方案展现了多项钠离子电池领先性能,其所用电芯能量密度突破165Wh/kg,用时20-25分钟即可完成100%充电,且快充模式下循环寿命仍能超过8000次,电池剩余电量测算精度能精准至2%以内,整包快充温升≤10℃,结合-40℃至45℃宽温域稳定放电的性能优势,有效降低电池能量损耗,大幅提升电量利用率。
3月24日,比亚迪(002594)在发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中提到,当前比亚迪钠电池已实现了200Ah的电芯容量,10000+的循环性能,优于锂电的安全性、功率性、高低温性能等,打通了钠电的生产工艺,达成了MWh级储能系统的落地。
3月18日,据维科技术(600152)钠电研发总监孙珊珊博士介绍,维科超高倍率圆柱钠离子电池采用全极耳结构工艺,支持超45C的高倍率脉冲放电,具备长循环寿命和高安全性,内阻相比传统电池降低了约70%,散热性能同步优化,能将大电流放电时的温升降低35%以上。该产品广泛适用启动电池、辅助电源等对倍率要求较高的场景。
3月14日,宁德时代(300750)在与投资者交流时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开发第二代钠电池,性能指标已经与磷酸铁锂电池接近。只要能形成规模化应用,钠电池的成本相比磷酸铁锂电池也会有一定的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曾在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上透露,宁德时代第二代钠离子电池能在零下40度的极端低温环境中正常放电,并计划于2025年上市。
2月10日,鹏辉能源(300438)在与投资者交流时表示,公司新一代聚阴离子体系产品通过开发新型正极材料,提升克容量与电压平台,将电芯能量密度提升21%,在同等尺寸下容量提升20Ah。同时,循环寿命方面,在80%SOH时可实现超10,000次;成本方面,相较于第一代下降30%。
层状氧化物体系方面,公司攻克低温析钠技术难题,并有效降低低温环境下的浓差极化,成功实现-20℃~50℃温区内100%深度放电(DOD)充电,且循环稳定性能再上新台阶。
进入2025年,钠离子电池在技术突破和产业化进程中不断取得新突破,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规模化效应显现和技术迭代升级,钠电产业或将重塑全球新能源竞争格局。
正如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所言,钠离子电池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成本潜力,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的战略选择,甚至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取代目前由宁德时代主导的磷酸铁锂电池市场高达50%的份额。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010-62899890
06-24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03-04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02-20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08-11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04-12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